原标题:生猪价格连续8周反弹,元旦春节前还会再涨吗?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近期,猪肉价格出现回温。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猪肉价格由降转升,较上月上涨12.2%。虽然同比下降32.7%,仍然处在同期历史低位,但降幅比上月收窄11.3个百分点,对CPI的负向拉动减弱。
今年以来持续低迷的猪肉价格为何出现回升?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将其归纳为季节性消费需求增长及短期肥猪供给偏紧两项原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也有此观点。他认为,这轮反弹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猪价“超跌”过后市场的一次修正,并非真正的拐点。元旦、春节前商品猪的供给非常充裕,预计节前猪肉价格会低于当前价格。
腊肉制作旺季叠加供应偏紧,生猪价格连续8周反弹
根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对全国500个集贸市场的监测结果,生猪价格从10月第二周开始连续8周反弹,已经从10月第一周的11.5元/公斤反弹到12月第一周的18.3元/公斤。相应地,猪肉价格也从10月第二周的21.03元/公斤反弹到12月第一周的28.91元/公斤。
“从10月中下旬开始,我国由北向南陆续开始制作腊肉。”朱增勇表示,由于各地开始制作腊肉时间不一,南方到11月份才进入高峰期,为这一阶段的猪肉消费提供了较好较稳定的支撑,带动价格上涨。
同时,人们制作腊肉更喜欢用大猪、肥猪,但由于今年8、9月份猪价连续下跌,养殖户和企业在10月份之前就将大猪恐慌性出栏,导致到了10月份腊肉制作旺季,大猪反而供应偏紧,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大猪的价格,进而带动标猪价格也出现上涨。
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团队还给出另外一点原因,今年5月,仔猪出生数量创年内低点,而仔猪养成为肥猪出栏大约需要六个月,因此11月正是生猪供给偏紧的时间段。这也解释了前述“短期肥猪供给偏紧”的原因。
“除了这些短期因素,这次价格反弹其实与6月底、7月初的那次上涨还有着比较类似的原因。”朱增勇表示,今年10月上旬生猪价格一度跌到11.5元/公斤,已经属于“超跌”,刺激了市场需求,“超跌”过后市场一般都会出现一波需求反弹,带来一次超预期的上涨。
同时,两次猪肉价格上涨背后分别对应着今年的第一轮和第二轮冻猪肉收储,两轮收储都对猪价产生了提振作用。“只不过,这次是持续反弹,反弹的空间和力度要比6月底、7月初高一些。”朱增勇表示。
连续反弹并非拐点到来,猪价仍在下跌过程中
持续反弹是否意味着猪肉价格已经出现拐点?通常,判断拐点首先要看核心指标的变动,对猪肉价格来说,就是能繁母猪的存栏,如果能繁母猪的存栏出现同比明显下降或低于常态下的水平,才可以说拐点即将到来。
“目前,能繁母猪的存栏依然高于常态下的水平。”朱增勇认为,这次反弹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猪价“超跌”过后的一次市场修正,超预期的下跌和超预期的上涨,实际上是回到了原来的趋势轨道上,属于下跌过程中的一次阶段性反弹。
只是由于其他一些季节性因素的出现,反弹的幅度超过了市场预期,但并不意味着猪价的拐点已经到来。供给的本质没有改变,仍然是比较充裕的状态。
涨价或于元旦前结束,双节期间量足价稳
元旦、春节临近,这轮涨价会持续到那时吗?节前市场供给还充裕吗?从目前的趋势判断,朱增勇认为,元旦以及春节前,商品猪的供给还是非常充裕的,预计节前猪肉价格或会低于当前价格水平。
朱增勇分析,节前需求高峰一般是12月份和1月份,由于10月下旬开始的这轮价格反弹,一些企业和养殖户会选择压栏,这部分生猪将集中在节前出栏,届时势必会带来猪肉价格下跌。不过,由于节前消费需求旺盛,因此回落空间不会太大。
也就是说,这轮涨价可能在元旦前就会结束。“现在已经连续8周上涨,最新一周猪肉价格已经接近28.8元/公斤,这个价格对于养殖户来说是比较合适的,但对消费者来说已经有一定影响了。”朱增勇认为,一般情况下,猪肉价格如果低于25元/公斤,那么消费是有增加的空间的;如果已经超过25元,那么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新京报记者姜慧梓
微博热议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