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媒体:疫情下“震惊体”标题党引恐慌 如何避免老年人被“围猎”

原标题:评论丨疫情下“震惊体”标题党引恐慌,如何避免老年人被“围猎”

如果说打击“标题党”是一个法律问题,如何避免老年人被“围猎”,显然是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社会话题。

《万分紧急!广州明日一个不留!》《广州危急!明日戒严封城》……今年6月,广州疫情形势吃紧,一些标题惊悚的信息在部分老年人群体中快速扩散,不少超市、肉菜市场突然迎来了大量抢购物资的老年人。近日,新华社记者跟踪一起制作“标题党”虚假推文的网络黑产案件,揭秘了流量变现背后的“生意经”。

“震惊!”“速看!”“万分危急!”……此类“震惊体”是“标题党”惯用的套路,广州一家“信息技术”公司深谙此道,该公司在疫情期间炮制大量带有“封城”“戒严”噱头标题的推文,并因此攫取了大量不义之财。据警方查证,该团伙自3月份以来,推送发布“标题党”推文1300余篇,其中谣言文章600多篇,浏览量超500万,获利约30万元。

互联网上,最廉价而且昂贵的莫过于情绪。说廉价,是因为不少人很容易被带节奏,他们不仅容易因情绪结盟,而且习惯于将情绪作为判断传闻的依据,甚至是“野蛮消费”的动力;说昂贵,是因为普通人随意挥洒的情绪,往往是生意人念兹在兹的“流量密码”,谁能最大程度调动情绪,谁就能最大限度消费流量。“标题党”毫无疑问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后面,是一整套精心设计的话术,包裹在其中的是唯利是图的心。

实际上,“标题党”的各种套路早已不再新鲜,无论花样如何翻新,无外乎这么几类:其一是故弄玄虚,“惊天秘密”“震惊体”皆属此类;其二是夸大其词,诸如“激励了无数人”“改变了无数人”“不看是你的损失”,都是其中代表;其三是吊人胃口,“你一定想不到”“99%的人都不知道”,总有一种套路适合你。对于这样的“标题党”套路,相信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然而,“一眼假”的“标题党”却始终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这到底是为什么?

从心理学上分析,“标题党”从来都没有试图欺骗所有人,别有用心者只是尽最大可能,去欺骗那些容易被欺骗的人。换句话说,那些不具备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的人,才是“标题党”的目标客户。简单粗暴的方式,往往是最快捷有效的。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群体很容易成为“标题党”围猎的目标。究其原因,老年人有基于生活经验之上的自信,但缺乏应对网络传闻的经验,而他们又很容易先入为主,将“标题党”里面的套路当作个人经验积累,要么迅速付诸行动,要么毫无保留地贡献给自己的子女。

为人子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明知道老人遭遇了“标题党”的套路,但却始终做不通老人的工作,就算老人口头答应,往往也只是一时“缓兵之计”。撇开心理执拗的年龄特点,骗子们精心设置的心理攻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与各种针对老年人的骗局一样,骗子们在抛出“标题党”之前,往往经过了充足的准备和铺垫。其中常用套路是,先利用各种心灵鸡汤和养生知识骗取老年人信任,然后不失时机地以“标题党”来撩拨老年人的情绪,以此来传播谣言、收割流量,攫取不义之财。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60岁以上网民约1.2亿人,占比12.2%。老年手机用户不断上升,其中不乏一些手机不离手的“重度用户”,如何确保老年人的用网安全,是一个日益严峻的现实课题。对于兴风作浪的“标题党”,法律层面的严厉打击势在必行,资讯平台完善内部管理也不可或缺,除此之外,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有必要引起社会层面的广泛关注。

伴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当下养老的最大困境,在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难以得到有效地满足。因此,不少老人才会将生活寄托于手机,将情绪交给了骗子。人至老年,精神慰藉格外重要。只有让老人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他们才不至于将满腔热情倾注于虚拟网络,甚至是一不留神遭到“标题党”的围猎。如果说打击“标题党”是一个法律问题,如何避免老年人被“围猎”,显然是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社会话题。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赵志疆

相关阅读:
男子滞留封控小区以车为家:“防疫人员那么辛苦 我怎么好借酒浇愁?” “阴道回春术”真的有效吗?资深人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