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津湖》剧组该捐票房?可以鼓励,不必裹挟|沸腾
在革命历史题材主旋律电影已引入商业化运作模式的背景下,市场规则不应失效。
▲电影《长津湖》剧照。图/《长津湖》官方微博
文|佘宗明
“请《长津湖》剧组捐出部分票房收入”……在抗美援朝巨制《长津湖》票房直冲40亿大关之际,这样一则倡议在网上热传。
倡议书称,很多观众都是冲着70多年前的志愿军战士去的,是奔着身着薄衣走向冰天雪地的勇士去的,是他们用难以置信的坚忍和英勇撑起了《长津湖》的票房,所以“请《长津湖》剧组及制作单位,将扣除制片成本后的全部票房收入捐给志愿军老兵,尤其是现在尚健在的九兵团战士和烈士遗属。”
▲倡议书“请《长津湖》剧组捐出票房收入”。图/某公众号截图
虽然是“请”“郑重呼吁”,但在网上,这份建议也在“舆论加码”中几乎变成了软性要求。
问题来了:《长津湖》剧组该捐出部分票房收入给老兵吗?
个人看法是:可以鼓励,不必裹挟,“自愿”很重要。
《长津湖》当然是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现实中,驱使人们走进电影院去观看这部影片的,除了这部“史诗级巨制”的精良制作与叙事技巧等,还有爱国主义情绪。
从舆论反馈看,花钱去看电影的,还有部分老兵及其子女——作为亲历者与见证者的他们,原来是“素材贡献者”,现在是“票房贡献者”。
以各种方式对这些老兵及烈属致以敬意、待以善意,是整个社会应为之举——这其中也包括《长津湖》片方。事实上,电影对英雄群像的描绘,本就是种穿越历史的致敬。
但需要看到,《长津湖》虽是主旋律电影,但其导演、编剧、拍摄、制作、发行等环节,很多都是商业化运作。
媒体报道称,《长津湖》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动用了累计超过7万人次的群众演员,影片工作人员的总和则超过了7000人,共有来自全世界的80多家特效公司参与了影片的后期制作,参与电影制作的工作人员超过了1.2万人。最终总投资达13亿元,成为了截至目前中国电影史上最贵的电影。
▲《长津湖》电影剧照。图/《长津湖》官方微博
若这确凿无疑,那按照电影票房分成比例(投资方只能拿到票房的33%左右),《长津湖》票房加视频网站分发收入,恐怕得超39亿元才能“回本”。
拍电影不是请客吃饭,还得有人餐后买单。某种程度上,也只有给这些投入者合理的市场回报,才能鼓励更多人源源不断地进行主旋律影视创作。
进一步言之,在革命历史题材主旋律电影已引入商业化运作模式的背景下,“让市场的归市场”的规则不应失效。
揆诸现实,虽然有题材优势“加成”,但这类题材影视创作并不都能盈利,高票房更多的是对精良制作、精准营销的犒赏。如果盈利了就得捐出扣除成本后的票房,这就有违市场逻辑。长此以往,可能就少有人用心去拍、去打磨主旋律精品电影。这可能会导致“双输”局面。
毫无疑问,对老兵和烈属,整个社会当善待。这就提出了多点要求:各地当按照《退役军人保障法》《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有力保障那些优待举措落地实施;社会多方该保持更多的敬意与关切。从履责维度看,保障他们待遇的义务,首先需归口部门去落实,社会化主体则可以更多地从公益层面切入,去改善他们的生活。
无论是着眼于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运作的可持续,还是立足于老兵烈属的待遇保障责任的层次,都不宜站在道德高地上去绑架剧组一方。要允许他们的付出获得正当的市场回报,而不能要求参与方都是“做公益”“献爱心”。
但另一方面,也得承认,《长津湖》票房一骑绝尘,确实吃了爱国题材红利。
可以说,很多人从国庆档里选中《长津湖》,不只是用脚投票,还是用“心”打CALL。正是那股爱国主义情绪,助推着其票房屡创纪录。
▲让《长津湖》捐款的倡议书被广泛传播。图/某社交平台搜索结果截图
从情感上讲,可以鼓励片方在盈利基础上自愿捐出部分票房,用于帮扶老兵等公益事业。“本分”之上是“情分”,帮老兵和烈属就算不是本分,也可以是情分。对那些巨制,部分人怀有更高的“向善期许”也在情理之中。
这方面不乏范本:在此之前,电视剧《三八线》部分演职人员就发起了志愿军老兵帮扶计划,倡导社会为那些生活在偏远山区、行动不便、生活困难的老兵提供“定制化帮扶”。
“我们不能为银幕上的战士感动得一塌糊涂,却对现实生活中的老兵缺少必要共情”,“爱国先要爱‘人’”,网友的这番说法不无道理——这不只对《长津湖》片方适用,更对全社会普适。这就需要,包括《长津湖》片方、观众在内的所有人在走出电影院后,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实际行动向现实中的许多老兵和烈属予以关怀。
说到底,在这事上,我们可以鼓励自愿而为,但不必搞“逼捐”逻辑。道德裹挟不可取,关爱老兵烈属则不可不为。
特约撰稿人|佘宗明(媒体人)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