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医联体建设

原标题: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医联体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医联体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医联体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医联体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医联体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医联体建设

近年来,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将党建工作融入医院发展大计,尤其在探索“1+1+12”紧密型区域医联体发展之路的同时,让“红色细胞”迸发出先锋力量,使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医院发展的不竭动力。

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五大中心已然开启,一批批新技术在临床蓬勃开展,在智慧医疗的加持下,这些新模式、新技术、新手段,更为患者带来崭新的就医体验。

 2021年是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恰逢“十四五”开局,提振精气神、铆足新干劲,踏上高质量发展的逐梦之路,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正“换挡提速”,为健康江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史力行

蓄积党建引领红色动能

党建是灵魂,发展是根本,创新是源动力。近年来,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以党建引领促发展,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注重制度化、常态化的有机结合,坚持开展线上线下主题党日,持续为党建引领积蓄力量。

昨天上午,医院门诊广场人头攒动,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医院联合各医联体单位举办服务群众健康大型义诊活动,将名医送到群众身边。

今年3月起,医院就积极行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大会等,切实把党中央、省、市、区委部署和要求落实到医院各项工作中来。系列微党课已成为该院党史学习教育的“必修课”。每次工作会,医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代表等一起交流党史学习中的感受,汲取力量,振奋精神,以实际行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周末是医院党支部队员们忙碌的时候:上门为辖区困难群众送医,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早癌筛查等服务,还为贫困村民开展义诊和免费体检,赢得信任与称赞。

医院还联合江汉区文化和旅游局举办“青年医护心向党·赏诵经典学党史”读书会活动,让青年党员在重温历史的氛围中奋发进取、创先争优,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举办党史知识竞赛、组织党员寻访红色场馆、老党员访谈、优秀人员表彰……一系列“行走的党课”将医院党建品牌越擦越亮。

“党史学习不能浮光掠影,一定要用心用情悟思想,高标准高质量的开展,要对标江汉区勇当‘五个中心’建设排头兵卫生健康工作的需要,将党史学习教育和为民服务结合起来,用精湛的技术、良好的态度服务群众,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医院党委书记杨俊笃定地说。

三级联动

推动医联体向纵深发展

今年6月,迎来了以协和医院为龙头,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的“1+1+12”紧密型区域医联体模式创建2周年,通过管理输出、技术帮扶、专家下沉、资源共享等措施,将协和大专家送到了群众家门口,让辖区居民不用疲于奔命地涌向大型医院,也能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

前不久,张女士因发热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后上转至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由于病情反复,病因不明,排除新冠肺炎后,医院充分发挥医联体优势,感染科负责人李峰邀请协和医院感染科赵雷教授视频会诊,患者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待赵教授来院教学查房,为其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张女士被下转到医联体内唐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巩固治疗。整个流程充分展示了医联体内“双向转诊”的通畅和优势,张女士说:“我既体验到优质医疗服务,还减少了费用,非常满意。”

“反复发热是去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何缩短就医时间?医院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探索出感染性疾病‘一站式’诊疗服务新模式。”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院长熊念介绍,这一举措也是打造感染与炎症多学科诊疗的三级联动机制,有助于平战结合,发挥好传染病监测预警的“哨点”作用。

两年来,随着医联体纵深发展,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医院各学科的专业诊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4月,江汉“1+1+12”医联体睡眠医学联盟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为区域医联体联盟的长远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品牌建设

尽显百年老院勃勃生机

去年底,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打造的华中地区最大睡眠医学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它集监测、诊断、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全面覆盖了神经内科、心理科、呼吸内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等与睡眠疾病相关的学科,一经亮相就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针对现代人深受疼痛困扰、慢病侵袭等问题,医院不断优化调整学科发展布局,建成以微创技术为核心的疼痛医学中心,为广大疼痛疾病患者排忧解痛。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脊柱关节病、肩周炎、三叉神经痛等全身各种疼痛难题,都能在这里有效解决。

依托内分泌科,武汉市第二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也在此建立,可快速“一站式”完成代谢性疾病患者所需要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并且采用统一规范模式对其进行随访和管理,患者可自主上传血糖、血压、心率等数据到智能互联平台,享受线上线下、院内院外的全病程服务。整个流程让患者就诊无忧、医生专注诊治、医院管理高效。

此外,医疗特色技术如雨后春笋,经导管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及乳腺断层摄影技术、经内镜下胆管引流术、ERCP、房颤射频消融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支架植入术等40余项新技术的开展,使专科水平大力提升。

创新不止步,医院影像云项目已上线,它突破了传统胶片对于图像帧数的限制,既可做窗宽窗位调整和测量,也能满足三维重建和其他分析应用需求,提供更高的诊断价值。自此,医院进入全新的“互联网+医学影像”模式。医院还建立了远程医疗系统,得到武汉协和医院、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地专家支持,通过远程会诊、学术交流来提升医院临床救治和科研能力。

百年仍芳华,卓越未央,只争朝夕。这家百年老院正聚气凝神,秉持一往无前的闯劲,奋力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撰文:祁燕姚祖东胡冰珣

相关阅读:
  • 盛阅春当选武汉市市长

    6月24日下午,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经大会投票选举,盛阅春当选武汉市市长。责任编辑:陈琰SN225 2024-06-24
  • 新规之后,“快递上门”怎样了?

    据人民日报消息,3月1日,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中,“快递送上门”成为社会公众热议的焦点。截至目前,新规实施已有3个多月。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快递 2024-06-24
  • 房地产新政“月考”成绩点击查询

    房地产新政“月考”成绩点击查询

    5月份,多个部门打出房地产政策“组合拳”,出台了包括首付比例最低降至15%、取消商贷利率下限等一系列优化调整政策后,不少城市纷... 2024-06-23
  •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今 2024-06-23
  • 武汉长江新区楼市新政:年底前购新房人才最高补贴10万元

    据微信公众号“长江新区”消息,为落实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武房发〔2 2024-06-16
  • 中国石油服务“三夏” 助力粮食丰收

    中国石油服务“三夏” 助力粮食丰收

    近日获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提前制定“三夏”保供服务专项方案,保障夏粮丰收。“三夏”期间,湖北销售组织协调柴油资源... 2024-06-13
武汉90后支教老师刘威威上榜 为党的民族教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