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媒体:最后一批90后正告别青春时代,但“90后老了”是个伪命题

原标题:评论丨最后一批90后正告别青春时代,但“90后老了”是个伪命题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先生,生前曾向来访者提问,莎士比亚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该怎么翻译?许老不认可“生存还是毁灭”的流行翻译,他认为正确的译法是——要不要这样过日子?

在曾经的百岁老人眼中,日子并不是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无趣,反而是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每当字斟句酌“研磨”出更精妙的翻译,就会非常开心。

可见,决定真实年纪的并非年龄,而是对待生活的态度。选择这样过日子还是那样过日子,人生的画卷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颜色。是朝气蓬勃的亮色系,还是黯淡无光的暗色系?画笔掌握在每个人手中。

最近,“90后真的老了”的社会话题再度引发关注。支持者认为,第一批90后已迈入30岁关卡,今年的大四毕业生大部分都生于1999年,最后一批90后也将告别青春时代,正式步入社会。丁香医生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中提到,人们对于衰老来临的平均认知年龄是36.4岁,而即将到达25岁的人对于“衰老年龄”的认知是最低的,仅为33.4岁。

网上也不乏90后“老年人”的抱怨——离别无忧无虑的校园,经历人生转型期,迎面而来的房子车子票子、加班催婚、生儿育女……种种问题都让曾经只是个“宝宝”的90后,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不过,这就是老了吗?恰恰相反,这是人生成熟必须的经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轮到90后们来当顶梁柱了。正值风华正茂的他们,告别青春时代,正是大有可为的年纪。

这几天,“北京明白”火了。观众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直播中,发现一位挡不住帅气的小伙子,他沉着冷静地说出“北京明白”的口令,代表了中国航天人的锐气,这位航天人正是一名90后。1994年出生的高健,已先后参与嫦娥四号、长五B首飞等任务,这次更是挑起大梁,在神舟十二号任务中首次担任北京总调度。

与90后高健一样,和新时代同向同行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不胜枚举。生逢盛世,走进社会的年轻人,唯有摆脱焦虑迷茫,找准前行的方向,才能乘势而飞、展翅翱翔。

其实,“90后是否真的老了”并非生物学话题,而是社会心态的问题。不过,青年一代自嘲“衰老”,一些人信奉“躺平即正义”“摸鱼才是人生真谛”“拒绝内卷”……这些倾向也值得引起注意。尽管这不代表青年主流群体,却真实反映了部分青年遭遇的现实难题。

想让自认“衰老”的90后精神抖擞起来,社会也要倾听年轻人的声音。想方设法缓解生活压力,让年轻人卸掉包袱、轻装前行,甩掉成长的烦恼,扬起理想的风帆,找到值得奋斗一生的事业。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白晶晶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相关阅读:
“好好说中文得判几年?”知名大V狠批“绝绝子”,网友吵翻 恶心!一家人饭店聚餐 竟从菜里吃出一排假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