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北京日报:莫让课后托管沦为鸡肋

原标题:莫让课后托管沦为鸡肋

北京日报:莫让课后托管沦为鸡肋

为切实解决“三点半难题”,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中小学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可以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消息一经发布,再次引发热议。

校门关了,家门没开,孩子谁来管?很长时间以来,这让不少家长困扰不已,甚至成了一大民生痛点。这些年,相关部门多次关注,各地学校也在积极探索,但从各方满意度来看,“还是差点意思”。

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校提供课后服务,增加了劳动量和组织保障压力,教师也面临长期加班,虽然发放补贴,但不足以调动起很高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家长们对于托管抱有较高期待,认为一些学校只是将孩子留校自习的做法并不到位,倒不如将孩子送到补习班。

学校开展延时托管服务的初衷是为家长减负,让孩子不至于只有补习班一个去处。可一旦家校双方诉求难以对接,好政策很容易沦为鸡肋,结果又把孩子推向了课外补习班。

一段时间以来,校外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已经滋生了大量社会问题。机构资质良莠不齐,夸大宣传、贩卖概念等乱象屡禁不止,强行“内卷”之下,课堂之外成了鸡娃的“主战场”,搞的一家子人仰马翻。

学校才是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化解当前种种问题的源头。当此之时,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还是要想方设法把学校的延时托管服务做得更好。

在笔者看来,相关部门不妨多些市场思维,不断增强托管的能量密度。比如,学校的师资有限,那能否合理利用场地、设备,引入外部师资补齐?既然提供托管服务需要耗费额外的人力物力,是否可以收取适当费用?

目前,已经有些学校做出了探索,或是将阅读提升、科技实验等“硬核”内容引入课后教学,或是针对学生需求开展艺术类、体育类兴趣课程,不仅让孩子们有所收获,也让家长更愿意为服务埋单。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对承担起更大责任的学校,要给予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

孩子的事,是家庭的大事。从制度上保证孩子课上学得好,课后有人管,家长们才能真正减负。一个个小家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才能轻装前行、更有活力。

责任编辑:赖柳华 SN244

视频|为了泡酒抓40多条“土球蛇” 这伙人摊上事儿了 男子火车上用药迷晕他人劫走其脖子上价值百元玉佩,被判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