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北京日报:“弟弟藏姐姐准考证”反转,多少人接力传谣脑补偏见?

原标题:“弟弟藏姐姐准考证”反转,多少人接力传谣脑补偏见?

北京日报:“弟弟藏姐姐准考证”反转,多少人接力传谣脑补偏见?

高考期间,一段“幼儿园弟弟藏姐姐准考证差点误其高考”的视频火了,一度还蹿上微博热搜第一。看罢新闻,有网友对弟弟大加谴责,甚至恶语相向,还脑补出“重男轻女”的情节。

可不久新闻反转,高考结束后的姐姐道出真相:自己遗落的是身份证,弟弟是好心保管,姐弟感情一向很好,一些人不明真相就辱骂弟弟,自己非常痛心。

回看该事件,一则没头没尾的视频为何能迅速刷屏?一个重要原因是,“藏准考证”的说法契合了大家对“熊孩子”刻板印象。视频一出,不少人就都带着情绪第一时间跳进了“陷阱”,完全顾不上求证。至于扯到“重男轻女”上面,就更是以偏见填补剧情,压根不在意什么真相了。

有正义感是好事,但恶意揣度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谣言猛于虎”,一次不以为意的转发,一句不负责任的话,都可能给别人带来莫大伤害。就拿该事件来说,弟弟被网暴,姐姐刚考完就卷进这么档子糟心事,出面澄清还被很多人抨击,着实让人唏嘘。

无独有偶。今年高考期间,一则“考生戴金属牙套过安检被拦”的视频,也一度炒得沸沸扬扬。网友群起抨击“离谱规定”,最后官方不得不出面辟谣。

反转剧频出,还暴露出一个更大的问题:“传播者”失职。当今社会,发声主体越来越多,新闻的“保质期”越来越短,竞争自然更为激烈。一个热点事件面前,机构媒体也好,自媒体也罢,都想着快速跟进,第一时间抓住受众。但真相往往如同果实一般,不会裸露在外,需要一个剥壳去皮的过程。一味求速度,很大程度上挤压了调查求证的时间,“拍客”“记者”听来三言两语就仓皇出手,不栽跟头才怪。

更何况,在短视频时代,不少被广泛传播的视频都是“三无产品”,时间、地点、人物皆不详,在复制转发的过程中,不少人还热衷脑洞大开“接力续写”,任性创作出了“N多版本”,到最后,事实早已面目全非,更容易误导受众。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常说,网络极易滋生谣言,自媒体缺少把关人,但在上述新闻反转剧中,许多机构媒体也同样中招,虽然不是主观造谣,但影响力和破坏力显然更大,更值得警惕。

事实输给情绪,又败给流量,连专业媒体也难自持,最后只能造成公信力越来越稀薄。“后真相”时代,媒体也好,网友也好,都有必要反复提醒自己遇事冷静,动不动就情绪先行、偏见开路,只会把网络空间越搅越乱,最后各方都是受害者。

叙利亚主帅自曝被欠薪15个月要辞职 仍发誓要带队战胜国足 媒体:男校长在乡村小学女厕投放卫生巾,“反差萌”映射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