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北京市自行车专用路开通两年来累计通行量超318万人次

原标题:北京市自行车专用路开通两年来累计通行量超318万人次

5月31日,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开通即将满2周年。5月20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自行车专用路起点昌平回龙观同成街与文华路交叉路口探访发现,早晨8时至10时,陆续有通勤族骑行自行车或者共享单车驶入专用路。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自行车专用路开通两年来累计通行量超318万人次,日均达4000-6000人次之间。除了公交、地铁,骑行自行车已经成为回龙观至上地之间通勤族的固定选择。

北京市自行车专用路开通两年来累计通行量超318万人次

通勤族骑行50分钟上班

上午9时许,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张先生骑自行车驶入专用路,据他介绍,他已经骑行自行车上班超过两个月。“我单位在百度科技园,如果乘坐地铁大概在一个半小时,而且非常拥挤,骑自行车也就50分钟。”

张先生介绍,他上班需要骑完东起昌平回龙观,西至上地、全长6.5公里的自行车专用路全程。从专用路出口出来,还要沿着专用路西延再骑行一段到达单位。不过算起来,相比地铁和打车,骑行更加快捷舒适,同时还可以锻炼身体,感受非常好。

张先生只是众多通勤族中的一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胡莹介绍,两年来,自行车专用路累计通行量已超过318万人次,日均4000-6000人次之间,每人次平均骑行距离为3.8公里,培育了一大批“通勤铁粉”,也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健身的好选择。

北京市自行车专用路开通两年来累计通行量超318万人次

通勤铁粉约1500人

据了解,2019年5月31日,自行车专用路开通。自行车专用路开通后,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自行车出行成为回龙观与上地软件园之间性价比最高的通勤方式。

管理者和研究者通过经常在自行车专用路的起点和终点观察发现,自行车专用路为上班族日常通勤提供了新选择,不少通勤族放弃了打车和地铁。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调查显示,自行车专用路工作日骑行量呈现典型的“双驼峰”曲线,其中早高峰时间为8:00-10:00;晚高峰时间为18:00-21:00,早晚高峰小时骑行量占全日总骑行量的65%左右;同时骑行呈现明显的潮汐性,早高峰以回龙观至上地方向为主(居住地到工作地),晚高峰反之。

骑行早晚高峰时段与通勤时段一致,骑行方向与通勤方向一致,说明自行车专用路服务了回龙观与上地软件园之间的通勤者。经过长期监测发现,自行车专用路已经培养了一批“通勤铁粉”,约1500人左右。

北京市自行车专用路开通两年来累计通行量超318万人次

沿线增加植物和自动售卖机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2020年1月1日起,自行车专用路正式由市交通委移交昌平区管理,随后,昌平区城管委迅速成立自专路管理中心。昌平区城管委自行车专用路管理中心主任王溪介绍,正在结合科技管理手段试点推进自行车专用路失信惩戒,新增人脸识别摄像头30处、双面显示大屏3处,将全线视频监控系统纳入全区雪亮工程平台,在宣传文明骑行案例的基础上适时曝光违章骑行行为,促进市民出行文明习惯养成。

专用路也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的目光。不过,按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为引导儿童树立绿色出行意识,传递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管理方特意设定特定封闭路段即自专路起点(文华路与同成街交叉口)至3-4出入口道路(约470米),自2020年8月起,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上午9-11时举办儿童骑行体验活动。同时,自专路起点旁边的小型儿童骑行乐园也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带孩子们骑行小自行车和平衡车。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运营近两年来,自行车专用路沿线变化很多,如沿线补种了很多植物,当前月季花正在旺盛开放。昌平区也根据在服务区设置的骑行群众意见簿反馈,在自专路起点、终点设置自动售卖机,售卖矿泉水和饮料,满足市民骑行补给需要。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刘洋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太离谱!“为瘦切断腿神经”成风!近3亿人围观,医生、大V发出警告 剧组拍戏封路,与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起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