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董明珠:愿做“武汉造”群主

原标题:董明珠:愿做“武汉造”群主

董明珠:愿做“武汉造”群主

一身卡其色西装,内搭粉色针织衫,标志性的卷发,显得神采奕奕。“董小姐”又来武汉了。

“才3月份,这已经是我今年第三次来武汉了。”董明珠笑着对本报记者说。作为一名武汉校友、一位在武汉投资额超过45亿元的企业家,她熟悉武汉,牵挂武汉,更选择把今年的首场直播带货放在武汉举行。

 3月29日至31日,在武汉逗留3天,董明珠行程满满: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高峰论坛和格力全国巡回直播·武汉站活动。“这是来自格力对英雄武汉的致敬。”她说,之所以安排这些活动,是希望为武汉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助力武汉更好发展。未来,还会与武汉在科技创新和关键制造业领域展开更多合作,愿意做“武汉造”的“群主”,带动更多产业链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真正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谈武汉:选择在武汉投资是英明的决定

“武汉是个好地方,格力选择在武汉投资是英明的决定。”3月31日下午,“扬科技风帆,筑制造高地”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发表了主题演讲。

董明珠说,武汉人才汇聚,始终是敢于大胆创新的地方。2010年12月30日,格力电器武汉产业园在经开区奠基,宣告华中地区最大的家用空调生产基地诞生。10年来,格力电器在汉累计投资超过45亿元,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累计纳税近40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0000个,带动产业链就业人数超过5万人。

目前,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汉共有5家企业。

 2021年,格力全面启动蔡甸智能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45亿元,分两期建设。建成后,园区总产值将达100亿元,是格力集团近年来最大笔投资。

董明珠说,未来还将不断在武汉加大投入,有望将装备制造、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放在武汉,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持续展开合作技术创新。

预计在未来3年,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及武汉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将分别投入1.3亿元、0.7亿元用于智能化改造及技术革新。

谈创新:研发投入没有上限

“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财富,是为社会积累财富。方向对了,遇到再大困难也可以克服。”董明珠说。

董明珠历数了格力的创新实力。

目前,格力的研发人员达到1.6万人,拥有15个研究院、126个研究所、1045个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目前累计申请专利80547项。在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排行榜中,格力电器排名全国第六,家电行业第一。董明珠认为,企业最大的挑战是创新和自我革命。中国企业家要有这样的志气。创新无处不在。要有这样的决心,承担起名副其实的“中国制造”。

说起格力的研发投入,董明珠称“没有概念”,没有上限,有需要就要投资。她还现场分享了格力的最新研发成果:120平方米的房子,空调24小时开机,电费只要5毛钱。

通过不断加码研发,格力已经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格力电器现在是坚持自主研发、自己掌控技术,已经从一个家电消费品领域企业发展为能够同时自主研发智能装备的企业了。”董明珠说,在工业装备领域,格力目前已经初见成效,拥有了自主开发各种不同数控机床的技术能力。

为了鼓励科研人员,每年格力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科技创新大会。2019年5月,格力以5000万元奖金奖励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员工及项目团队,单项奖金最高达120万元。董明珠透露,格力马上就要投放近4000套房子,首先从科技人员开始实施“一人一套房”。

谈人才:平台比薪水更重要

“我从来不认同高薪就能引进人才。企业一定要走坚定自主培养人才的道路,才能最终实现自主创新。“董明珠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人才观。

“有一段时间,格力人才天天被人挖,我们怎么办?”董明珠坦言,格力的人才战曾十分激烈,“后来,我们不再去想人被挖了怎么办,而是去思考怎么自主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董明珠说:“我从来不以物质留下人才,而是用思想、用平台。”她介绍,当前格力95%以上中层干部是“80后”,现在还在注重“90后”的培养。

“要舍得用平台培养年轻人,通过研究工作释放他们的智慧。”董明珠说,现在,格力每年招聘5000名左右的大学生。格力已经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9万员工中有1.6万名是研发人员。如今,装备模具、关键核心部件都实现制造自主,产值翻了4倍,员工人数还减少了。希望通过一个个的企业研发积累,真正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的研发中心。

今年67岁的董明珠,上任格力总裁已经20年,这家企业也打上了深深的董明珠烙印。但她清楚地知道,企业不能只因一人而兴。

“一个伟大的企业,不能因为谁走了就垮了。”董明珠说,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有创新的平台,让能干、优秀的人,有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格力的人才大多来自国内高校。一定要走坚定自主培养人才道路,才能最终实现自主创新。

谈愿景:带动更多“中国制造”

成为世界一流

“从今年3月起,我们格力出售的空调都是10年免修,这是对消费者的承诺,也是对我们自己加压。”董明珠说。

在质量上,董明珠不停地与自己较劲。十几年前,格力空调的维修率是百分之几,近几年是万分之三。未来,董明珠希望是“零”。

“我们要有这样的志气,不停地以消费者的导向去做研发,我们的产品质量一定可以做到世界一流。”董明珠说,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即使站在山顶上,头顶还有星空。

董明珠也表示,愿意做“武汉造”的群主,帮助更多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我们有很多配套企业,对格力的高标准质量要求是从恨到认同,再到爱。”董明珠说,格力高标准的质量体系已经带动了产业链一批企业的提升。武汉有人才,有科创实力,也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是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据点,所以格力在武汉投建智能装备产业园十分有信心,也希望在武汉制造体系中,带动企业协同高质量发展。

记者蔡木子

相关阅读:
共享经济领域“涨”声一片引发热议 为何越来越贵? 安防展上看防疫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