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他把武汉鱼类历史提前了约200万年

原标题:他把武汉鱼类历史提前了约200万年

他把武汉鱼类历史提前了约200万年

他把武汉鱼类历史提前了约200万年

武汉最古老的鱼类只有“汉阳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大四学生刘一龙发现距今约4.37亿年的鱼类化石,打破了武汉地区鱼类化石最早出现于约4.35亿年前的纪录,把武汉鱼类历史往前提了约200万年。近日,刘一龙所在团队在古鱼类研究方面又有了新进展,该团队在武汉江夏区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真盔甲鱼类。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系统古生物学报》上,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

以视频的方式寻找化石意外找到“宝”

出生在秦岭脚下的刘一龙,于201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大二开始,他迷上了古生物,开始着手探索早期鱼类的起源和演化。为了找到珍贵的鱼类化石,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及湖北、安徽、浙江、新疆等地,每月仅武汉周边地区都会去个三四次,几乎踏遍了武汉众多山头,捡回来的石头千余斤。同学笑他说,寝室看上去像个“工地”。

 2020年5月,因疫情影响,刘一龙滞留在老家。听闻他经常去的武汉洪山古姆山一处刚刚施工完毕,四周有不少堆砌的碎石,他料到这是一个“寻宝”的好机会,于是和在武汉的朋友联系,以视频的方式寻找化石。敲敲打打中,突然在一块岩石上发现了一大片黄褐色斑点,上面还有很多小凹坑。他眼前一亮,用丰富的古生物知识判断出这可能是一块鱼类化石。

刘一龙用专业知识教朋友对化石进行了采集,收到朋友邮寄到老家的标本后,他开始着手研究。从外观上看,该鱼类形态呈梯形,具有长条状“鼻孔”,复原后的鱼头甲长约14厘米,宽约16厘米,和目前为止发现的武汉最早鱼类——汉阳鱼有着一定的相似度,但又存在一些差异,通过详细的对比研究,最终确定该标本为一新物种。该鱼类化石因在武汉市洪山区发现,于是被命名为洪山鱼。

和洪山鱼同层产出的还有武汉著名的汉阳鱼,此前研究表明该鱼类最早出现在约4.35亿年前,但该标本的发现将这个物种的首现时间提前到约4.37亿年前。

古鱼类新物种相继被发现

刘一龙在本科阶段就有如此让人惊喜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偶然,在发现洪山鱼之前,他已经发现了两个新物种——新疆的布龙鱼和湖北的江夏鱼。

大二下学期,刘一龙开始接触志留纪—泥盆纪的鱼类化石研究,期间困难重重。但好奇心和兴趣让他越战越勇,并自学了分支系统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和软件操作方法。在不断地野外摸索过程中,他知道了什么样的地层会产出鱼化石,什么样的岩性里保存了好的鱼化石,以及鱼化石经常与什么样的生物共同保存等化石寻找技巧。

 2019年下半年,刘一龙主动申请跟随导师的科研团队前往新疆准噶尔地区,采集了大量的化石标本,并开始对新疆泥盆纪鱼化石进行学习和研究。研究过程中,为了找到一本1979年出版的专业书籍,他不远千里赴北京向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盖志琨副研究员借阅该书并请教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对采集的大量标本进行鉴定,发现了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布龙鱼。这个新物种既是新疆第一个节甲鱼类,又是我国第一个较完整的缺棘短胸节甲鱼类,更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河流相沉积中发现的缺棘短胸节甲鱼类,相关成果于2020年发表在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知名期刊《科学通报》上。

有了第一个鱼化石研究的基础,刘一龙慢慢找到了研究鱼类的思路和方法。随后所在团队又在武汉江夏区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真盔甲鱼类,并将其命名为江夏鱼。与此同时,他们还复原了江夏鱼的整体形态。这种鱼没有下颌,靠滤食生活,其“鼻孔”常被误认为是嘴巴,这一发现丰富了武汉地区古鱼类的多样性,说明4亿多年前,大江大湖大武汉就曾是多种古鱼类的乐园。

记者邓小龙通讯员庞伟红

相关阅读:
继承先烈遗志,激发爱国主义热忱 十条“红色旅游公交专线”打造流动红色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