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国防专刊|专武干部刘石平:化身“第一书记”托起山村明天

原标题:国防专刊|专武干部刘石平:化身“第一书记”托起山村明天

“刘书记,谢谢你的关心,这段时间忙着养了一些鸡,成活率还算可以。等鸡长大点,我就捎两只去给你尝尝。”近日,刘石平收到一条来自村民卢寿新的短信,感谢他为韶关市曲江区大塘镇历山村所做的一切。看到村民家庭情况有所好转,刘石平欣慰地回复了两个字——收到。

■刘石平走访贫困户受访者供图

■刘石平走访贫困户受访者供图

刘石平是军人出身,曾扎根军营十几年,转业后,成为了樟木头镇武装部的一名干部。军队和武装部的多年锤炼,培养了他踏实严谨的作风。踏足扶贫领域后,他继续坚守这份初心,带领着历山村走向了脱贫致富的光明未来。

村里来了个“兵书记”

接到记者电话后,刘石平第一时间开心地介绍起了历山村取得的成绩:我们村子共有贫困户46户,共113人,现在已经全部脱贫,跳出了相对贫困村行列,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这与他刚来时的状况,截然不同。

“我是农村子弟,党和国家把我培养出来了,我也应该响应号召,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受多年党政教育的熏陶,2019年,时年48岁的刘石平毅然向上级递交了申请表,原本超过资格年龄限制,由于素质过硬、作风优良、态度诚恳,被组织破格录用。

2019年5月10日,这一天,刘石平清楚地记得,是他踏上扶贫征途的日子。

“记得刚开始来的时候,村委会很多设施都不健全,村集体年收入也很低,冬天没有洗澡水,吃个盒饭都要开车半个小时。”从东莞到历山村,距离289公里,从平平坦坦的大道慢慢变成凹凸坎坷的山路,漂亮的小洋楼变成简陋破败的小土屋。繁华都市与大山村的落差,身为退伍军人的刘石平没有被吓倒,反倒更加坚定了做出改变的决心。

历山村位于大塘镇北部,是韶关市曲江区几个省定贫困村之一,村民以种植水稻作物和畜牧养殖为主,盛产皇帝柑。但是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每年一到丰收季节,村民就为找不到销路犯愁。

刘石平虽然扶贫经验不多,但是也懂得消费扶贫的道理。2020年,在皇帝柑上市之际,他积极联系昔日战友和樟木头镇内机关、爱心企业,收购稻谷、大米、皇帝柑等农产品,并协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到半个月就收购了大批村内皇帝柑,彻底解决了销路问题。

两年收获众多感谢信

消费扶贫不仅打开了村子的销路,也打开了村民的心。但是刘石平明白,要想长久脱离贫困,必须发展教育。

“思想上的落后是贫困的根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刘石平说,历山村因为交通不便,村民思想开放程度也不高,许多家长并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村里孩子的命运,往往是上完初中之后就辍学出去打工。

为了引起大家对教育的重视,刘石平费了不少功夫。白天,他仔细研读国家教育政策,为村里争取希望工程、“青年支教”爱心助学等帮助;晚上,他就到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的家里,向他们讲解政策,用身边的大学生成功事例打动。

强村也要强兵。作为一名专武干部,刘石平总是心系军人。村子里有几位上过战场的老兵,除了时常探望以外,他还为他们申请了诸多优待优抚补贴。“一到割稻谷的时候,我就去帮忙,一边聊当兵时的事情,一边跟他们宣传征兵的政策。”以退伍军人带动征兵的方式,村子里这两年的征兵成绩也有了很大起色。

在开展扶贫工作中,无论事情大小,刘石平坚持做到有求必应,深入每家每户调查情况、解决问题。历山村村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去年,有一村里的外地媳妇还带上了家乡亲人上门感谢,送来一大袋花生油,最终还是被刘石平劝回了。

“我是书记,更是退伍军人,不能有私心杂念,这些都是职责所在。”两年来,收到众多村民送来的感谢,刘石平坚持的原则就是,喝一杯茶可以,但是礼物一定不能收,要起到带头作用。

两年帮扶之约即将到期,刘石平依依不舍,他说自己还有两个心愿没有完成:一个是培养好的党支部,一个是培养出名牌大学生。“党支部是战斗堡垒,教育是未来的希望,只要做起来了,以后村子的日子就不会差。”

文字:张雨倩

相关阅读:
免费“旅游”实为推销保健品,老年旅游团成了专坑老人团? 良品铺子回应鸡肉肠出现蛆虫:产品包装破损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