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全国爱肝日”陈孝平院士教你护肝

原标题:“全国爱肝日”陈孝平院士教你护肝

“全国爱肝日”陈孝平院士教你护肝

“全国爱肝日”陈孝平院士教你护肝

开栏的话

对个人来说,人生幸福快乐,强身健体十分重要;对国家来说,没有健康中国,就没有现代化中国。经历了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对此有着更深刻的体悟。

医卫康养,三分治,七分防。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抵御疾病侵袭,首先要在头脑中拉起健康防线,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今起,本报推出健康专栏《涨健识》,由资深健康记者团队倾力打造,传递权威信息,科学释疑解惑,架起医患桥梁,提高健康素养。欢迎读者关注,积极互动。

今天,3月18日,是第21个“全国爱肝日”。这是以国家的名义为人体一个器官设置的健康日,以警示人们爱肝护肝,减少肝病对国人生命和健康的伤害。

刚刚过去的2月,两条新闻被刷屏:68岁的香港知名演员吴孟达因肝癌逝世;需要移植肝脏来治疗肝癌的28岁青年姚策,在移植前检查中发现出生时被错抱。

一个68岁,一个28岁,肝癌似乎不认年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打破了大肝癌手术禁区,挽救了无数肝癌患者的生命。他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涨健识”栏目的采访,向公众科普肝癌知识。

 2020年8月27日,“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在武汉医学会挂牌,他亲自登台,讲了第一课。陈孝平院士说:“做科普,是做公益,也是院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过去的“癌王”,

现在手术后五年生存期可以达到38%了

在很长一段时期,肝癌都被称为“癌王”。陈孝平院士证实,在他年轻的时候,教科书上记载,肝癌患者从发现到死亡,平均生存期是2.7个月。诊断了肝癌,医生会对病人说:“你的时间只有三个月了。”

分析其原因,陈孝平院士认为有两点,一是人们的健康意识比较差,二是检测手段比较差,病人有了临床症状才看病。“实际上早期肝癌是没有症状的,往往到了晚期才会出现临床症状,一旦出现了黄疸、腹水、腹部肿块等症状,进展就很快了。”陈孝平院士说,所以肝癌就被称为“癌症之王”。

“肿瘤太大了,不能开刀。”这是陈孝平年轻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他在临床中遇到的病人绝大部分都是中晚期,都是大肝癌,小肝癌很少。

在肝胆胰外科领域探索多年的陈孝平,发现了一个现象:不是肿瘤越大切肝越多,肿瘤的大小与切肝的多少,按照解剖的范围来看,正好是相反的——肿瘤越大,切肝越小,肿瘤越小切肝越多。

这个临床观察到的结果表明,大肝癌不仅能够切除,而且比小肝癌更加安全,这是一个颠覆性的结论,理论上证明了大肝癌的切除是安全的。

理论上突破后,还必须要有技术上的突破。

过去大家为什么不敢做大肝癌手术呢?因为肝脏是人体的血库,肝脏手术的关键问题是出血问题,陈孝平院士在一本书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肝脏手术的发展史就是出血和控制出血的发展史。”他发明的三项肝脏止血技术,一举解决了出血问题,肝脏的手术就变得安全了。

肝癌手术的禁区突破了。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的大肝癌病人,五年的生存率提高到了38%,这是过去不敢想象的,也是来之不易的。

<<<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这是大多数肝癌的来路

发生肝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个就是肝炎。陈院士介绍,肝炎没得到有效治疗,会进展为慢性肝炎,到肝纤维化,再到肝硬化,最后演变为肝癌,这是目前公认的肝癌演变过程。

陈孝平院士说:“从目前来看,肝炎发展成肝硬化,最后演变为肝癌,这是诱发肝癌的主要的渠道。”

一提起肝炎,就会想到乙肝。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给新生儿注射了免费乙肝疫苗,现在这一代人乙肝感染者少了。“一个乙肝感染者,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就演变为慢性乙肝,再就是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演变为肝癌,这个演变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陈孝平院士介绍。

除了我们熟知的乙肝,病毒性肝炎家族还有甲、丙、丁、戊等其他类型的肝炎,它们都是传染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最终都会像乙肝一样演变。在西方病毒性肝炎以丙肝为主,亚洲和非洲以乙肝为主。“没查出乙肝就没有肝炎,这不对,没有乙肝,可能有丙肝、丁肝等其他类型的肝炎。”陈孝平院士特别提醒说,有条件的个人或单位,体检时最好把这几种被忽视的肝炎也查一查。

<<<偶尔吃颗发霉的花生,不会诱发肝癌,

但喝酒确实是伤肝的

另外一个公认诱发肝癌的因素,是食物中的黄曲霉素。上世纪70年代,我国科研人员证实了黄曲霉素与肝癌之间的关系。

那时,江苏省启东县是肝癌高发区,研究人员发现,当地居民以玉米为主食。中国南方气候潮湿,玉米容易霉变。发现这个诱因以后,政府帮助当地改变了种植玉米的传统,改种水稻,主食也变成不易霉变的大米,当地的肝癌发病率随之降了下来。

但也有人在不经意中吃了一颗霉花生、一粒霉葵花籽,就很紧张。陈孝平院士告诉“涨健识”:“吃一次、两次是不会有大的影响的,问题就是怕长期去吃霉变的食物。”

长期是什么概念?就是曾经的启东县以容易霉变的玉米为主食。

“生活水平高了,很多病是吃出来的,脂肪肝就是典型的吃出来的病。”陈孝平院士告诉“涨健识”,脂肪肝如果控制不好的话,也会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发生肝癌。陈孝平院士介绍,科研人员曾经研究过食物与肝癌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除了食物中的黄曲霉素,喝酒也容易得肝癌。

<<<熬夜伤肝又伤心!陈院士开处方:

劳逸结合,管住嘴巴

不是所有肝炎患者最后都会演变为肝癌。那为什么有的肝炎患者发生了肝癌,而有的没有?

陈孝平院士介绍,绝大部分的乙肝患者是没有发生肝癌的,发生肝癌的比例是5%左右,这就是靠自身的调节,如免疫力等各个方面来调节,阻断这一演化。

“在自然状态下,大部分乙肝病人不会发生肝癌,我相信肯定是有一个机制在阻断它。”陈孝平院士介绍,现在有很多研究人员在从这个方向进行研究,比如说基因、通路,这个研究就是希望能够阻断肝炎向肝癌的演变。但是现在还是在研究过程当中,还没有得到临床的验证和使用。“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这样一个阻断的方法。”

熬夜是很多人的常态,这令陈孝平院士感到担忧,因为熬夜增加了肝脏的工作量,没有让它好好休息。“我们的每个器官都是需要休息的,睡眠的时候,所有器官都在休息。熬夜对人体两个重要器官的伤害很大,一个是肝脏,一个是心脏。”陈孝平院士强调。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爱肝护肝,陈孝平院士开出八个字的处方:“劳逸结合,管住嘴巴。”

记者田巧萍通讯员蔡敏常宇

相关阅读:
女老板遭遇电诈陷阱 民警及时赶到止损百万 送给妻子的礼物丢了 一堆热心人帮他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