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原标题: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东莞有个90后女生想学粤剧,

她的妈妈曾撂下狠话要“断绝母女关系”……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说起粤剧,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那是老爷爷、老奶奶的爱好,被人们戏称为是一项“夕阳艺术”,是跟年轻人完全不“搭嘎”一件事。小时候,在公园、在广场会听到不少老人家拿着收音机播着粤剧听,有80后、90后东莞仔女表示:“以前听收音机,只要一听到播粤剧就转台!”

然而,这项老人家的爱好,东莞有位90后年轻的女生却爱得不行,小时候特别喜欢跟着录音机学唱粤剧,还成为了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她就是粤剧传承人唐沛文。

当她提出要学粤剧

就连粤剧发烧友的爷爷也不支持

今年,是唐沛文从事粤剧工作的第16个年头了。这份年轻人稀缺的的工作,做起来也挺不容易的。

在这16年的工作岁月里面,唐沛文直言:“无时无刻都是想要退出,想要‘收山’了。”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唐沛文的爷爷是一位粤剧发烧友,在万江新村一“私伙局”担任乐手。耳濡目染之下,她从小就喜欢上了粤剧。可是当唐沛文也想要从事粤剧演员这一行的时候,就遇到了困难,家里人曾极力反对过。

就连身为粤剧发烧友的爷爷也不支持——担心她学粤剧没有出路,生计成问题。

“当时我妈妈是非常反对我去粤剧学校。”她说,“因为在她的印象当中,你去学戏,学完戏(毕业后)出来怎么办呀?能干嘛呀?去榕树头那里坐着?跟几个老人家,跟那些阿姨大叔在那里过上退休生活吗?”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面对妈妈撂出“断绝母女关系”的狠话,心意已决的唐沛文依然没有妥协,以绝食、旷课等方式抗争,才最终如愿。

给人伴舞,站一个晚上

站在舞台“C位”之前吃了不少苦头

2006年起,唐沛文就开始入读广东粤剧学校。

刚从粤剧学校毕业出来后,唐沛文就受到了“打击”,曾经倍感失落。

“因为当时我在学校老师他们还是挺重用我的。”唐沛文说:“很多戏很多演出的机会都给我了。”

以前,唐沛文还有很多演出的“威水史”。

初中时的一次迎新晚会,有着强烈表演欲和表演热情的唐沛文演绎了经典粤曲《帝女花》,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让她加入了舞蹈队,并将她推荐给被誉为“东莞三大平喉王”之一的陈映荷(现为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主任)。见唐沛文痴迷演戏,又很有灵气、很努力,陈映荷收下了这颗好苗子,悉心栽培。就这样,唐沛文开始跟随她人生中的第一位“伯乐”学唱粤剧粤曲,学习如何用气、发声等演唱技巧,参加各种演出、比赛。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可是实习的时候就感觉干嘛好像排戏什么的都轮不到我,就站在旁边,一个晚上就给我站一个晚上,就会有一种失落感。”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她说:“以前是别人给我伴舞的,现在变成了我去给别人伴舞了。”

经过了这段“失落”的日子后,唐沛文已经成为了粤剧花旦了,成功地站在了舞台中间,妥妥的“C位”。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你没有到一定的日子,还真的不是让你在舞台上面站中间的那一位。”唐沛文说。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如今,唐沛文已与众多大咖同台演出,还得到红线女、小神鹰、丁凡、郭凤女、欧凯明、曾慧等名家亲身指导。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不忘初心学成归莞

从粤剧新苗成为粤剧传承人

小时候唐沛文看爷爷演出,每当见到粤剧演员身着漂亮的服饰、头饰在舞台上演出,唐沛文便深深为之吸引,那时候起,她就开始自学唱粤剧,跟着录音机学,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穿得那么漂亮登上大舞台。

可是当她真的穿上漂亮的粤剧服装,戴上漂亮的头饰时,她才发现唱粤剧不仅仅是漂亮那么简单。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但进入广东粤剧学校进行专业学习后,唐沛文还是各种不适应。因年纪偏大,压腿等基本功不扎实,底子薄,刚开始训练的她整日以泪洗面,“才知道原来学粤剧这么苦,不只是天天披着漂亮的凤冠霞帔,还有‘唱念坐打’‘手眼身法步’那么多东西要学,光鲜背后要付出那么多努力。”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那段艰难岁月,唐沛文几近崩溃,每天给家人打电话,哭着说要退学。“梅花香自苦寒来。”陈映荷这句安慰话语,让她咬牙坚持了下来,“天天哭,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挺过来的。”

在校期间,主攻小旦、花旦、青衣、彩旦、老旦的唐沛文,以其专注与执着,练就扎实的基本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201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而且,越漂亮的头饰,它就越重,越重的头饰,它就越疼。”唐沛文说:“好像我们之前演的那场戏,当时的头饰真的有四五斤在头上,而且戴上去的功夫还不少,它还得一片一片地贴,一点一点地包一层一层的,其实真的是一个挺难的一件事。”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她直言:“我觉得做一个戏曲演员真的很不容易。”

“它除了很多外在的因素,服装头饰等等的一个拘束上面,而且它要学的东西也很多。我们的唱念坐打,手眼身法步,每一样东西都需要不断不断地去重复练习,去研究,你才能在舞台上面呈现出一个最好的状态。”唐沛文说。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2013年下半年,唐沛文接到来自家乡的邀请——担任麻涌镇少儿粤剧团指导老师。面对粤剧曲艺人才断层等问题,东莞早就开始探索传承和发展粤剧曲艺的新方法与新模式,树立起“从娃娃抓起”的理念,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有机会接触粤剧、欣赏粤剧。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不管是戏曲,还是其他艺术舞蹈等等,它得有人看你才能传承下来吧,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也不断地在努力了,我小的时候没有人教,那如果我现在把戏学成归来了,能不能把我自己身上的东西交给下一代呢?”唐沛文说:“所以当时也是很幸运的一个机会,就是咱们东莞麻涌成立了一个少儿粤剧团。所以从那时候我就慢慢地从一个学戏的孩子,演变成一个正式的粤剧演员,再演变成一个粤剧的教育工作者。”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从那时开始,直到现在,唐沛文一边在台上演出,一边致力于培养粤剧曲艺新苗,常年奔走于各镇街,在“粤剧进校园”课程上、少儿戏曲培训基地里,传道授业,乐此不疲。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我小的时候要专门跑到粤剧学校去学,而且那时候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粤剧学校,但是现在我们东莞20多个镇街都有粤剧进校园的活动。”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走进唐沛文位于万江的工作室,满墙的奖状、奖杯、奖牌,格外亮眼。近年来,全身心投入粤剧曲艺传承、普及与推广工作的唐沛文,培养出不少粤剧曲艺新苗,不少走上专业道路,考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广东粤剧学校)。

东莞90后女生戏痴16年,已成粤剧传承人

最后,唐沛文谈到未来,表示:“我很希望我们东莞所输送出去的这一些学生,或者是那些粤剧进校园的佼佼者,以后能学戏归来,也为我们东莞家乡做一份贡献,把粤剧艺术传承下去。”

总策划:张树坚

总统筹:雷石鹏

监制:张洪波

策划:谢泽元张小明郑琳东

审核:林建勋

摄影:肖延昆郑康喜郑琳东

剪辑:肖延昆

制作:东莞日报创意视频部

出品:东莞日报可视化中心

来源:i东莞

文字:赵水平

图片:郑琳东

相关阅读:
《牧马人》摄影师朱永德去世,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 白涛到长安调研企业节前生产情况,为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