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不交全款别入住” 隔离酒店不能没起码的人文关怀

原标题:“不交全款别入住”,隔离酒店不能没起码的人文关怀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不交钱就不让住?隔离人员没带够钱酒店楼下滞留一夜”,这样一则新闻,日前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1月23日,从新加坡回国的市民赵先生等人,在22日结束了14天的集中隔离之后,被要求当晚转移到老家的另一家酒店继续隔离7天。每天费用460元,需一次性缴纳全款。由于事发突然,赵先生等人没有那么多钱,被酒店工作人员拒绝入住,导致在楼下滞留一夜。另一名当事人梁女士表示,她的父母没有带够钱,最后还是她先转了钱才办理入住。

还没入住就要求隔离人员交齐全款,哪怕是先交一部分或者打借条也进不了酒店大门,只能滞留在楼下过夜……可以说,涉事酒店处理此事时,也是够“强势”的。

但这样的“强势”,不只不近情理,也有违隔离政策的本意。如果隔离人员没法一次性缴全款就不能入住,那封闭式隔离也就没效果可言,这会让隔离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从视频来看,这些隔离人员的经历多发生在新旧政策过渡期。此前各地对入境人员实行14天隔离政策,但随着国内一些地方疫情反弹,多地升级了入境人员隔离政策,将原本的14天隔离时限改为“14+7”。正因措手不及,赵先生等回国人员在结束了14天隔离后被转运到新的酒店时,一时凑不齐费用。这原本有客观因素在其中,涉事酒店不分青红皂白就让人在外过夜,显然难言妥当——对涉事酒店来说,为隔离人员留下事后“补缴空间”,又有何不可呢?

虽然是市场主体,但成了隔离酒店,就该在疫情防控的框架下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秉承服务至上的观念,灵活处理此类争端。眼下正值严冬时节,让隔离人员在楼下滞留,既让他们难挨,也不利于疫情防控,显然不是隔离酒店应为之事。

这对隔离酒店选取工作不无启示:无论是泉州违建酒店充当隔离点后倒塌事件,还是此次“不交全款不让隔离人员入住”的个案,抑或是此前网上曝出的某些隔离酒店高收费低服务等现象,都提示着相关部门,从前期选取酒店到日常监管,都应通过排查评估、现场整改、加强业务指导等工作,提高定点隔离酒店的服务质量,确保隔离期间的服务保障;还要提供多层次的隔离酒店供选择,协调支付房费有经济困难的隔离人员转移酒店。

毕竟,作为政府指定的隔离酒店,做着防疫隔离的生意,却在服务环节掉链子,甚至因此出现与隔离人员的纠纷,对当地政府形象也是种损伤。

本质上,隔离酒店管理是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也只有在科学筛选的基础上,加强对隔离场所的监管管理,确保服务不掉线,让隔离人员住得放心、待得安心,才能提升他们对防疫的配合度,让防疫工作在各种环节的完成度更有保障。

□潘宇洁(大学生)

相关阅读:
骂社区支书“草包”被拘女子是否构成“侮辱人格”? “现实版樊胜美”上热搜 “啃女型父母”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