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24岁小伙滑雪坠亡,公平定责更要堵上安全漏洞

原标题:24岁小伙滑雪坠亡,公平定责更要堵上安全漏洞

随着一年滑雪盛季的到来,冰雪运动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加入,而安全事故的发生也让雪场与个人的责任划分引发关注。

近日,“24岁小伙滑雪坠亡”一事登上热搜首位,一名年轻男子在哈尔滨一滑雪场滑雪时,不幸从高级雪道气垫飞出坠亡。事后死者母亲质疑滑雪场装备不到位、救护不及时。滑雪场负责人则称,经调查装备没有问题,此事属于意外事故非全责,提议赔偿11万7千元,但死者家属未同意,双方还在协商。

医护人员对男子进行救助

医护人员对男子进行救助

24岁,今年才毕业,参加工作两个多月,这样的青春小伙因为滑雪坠亡,毫无疑问是一起悲剧,对家庭的打击可想而知。而它发生在近些年快速“热”起来的滑雪运动中,也再次为该运动敲响了安全警钟。

在法律角度,该起悲剧的责任认定应该不算复杂。如一些律师指出,就报道内容来看,雪场和个人应该都有责任,死者家属可能无法获得全责赔偿,根据案件综合来区分责任大小及义务承担较为妥当。像家属所质疑的,滑雪场的相关设备是否合规,如滑雪场气垫的长度是否达标,中级和高级雪道没有明显区分是否合理,以及事故发生后的救援是否及时等,这些都关系到双方责任的认定,的确需要严肃对待。

因此,即便抛开最终的协商或是司法裁定结果,也不宜简单将该悲剧目前的处置状态形容为“哪里出事怪哪里”的“老传统”,更不能随意得出一句“技术不好还怪雪场”的结论。这样的论调不仅是对逝者的不敬,也很可能是违背事实的。诚然,法治社会中,在责任的认定上,仅靠“死者为大”的逻辑肯定不可取,但反过来习惯性将死者家属的诉求轻易贴上“无理取闹”的标签,也同样有违法治精神。

因此,就个案而言,其实不必放大该事件中的责任认定分歧,要相信法律最终能够给出一个公平的处置结果。真正值得关注的,还是事件背后所折射的安全保障和意识问题。

相关统计显示,到2022年,国内滑雪场数量将达到1000家,滑雪人口渗透率达到2%,总数将达到2600万。也就是说,滑雪作为一项专业性较高的运动,目前正在加速大众化。从公开报道来看,随着滑雪运动的兴起,这些年滑雪场所出现的安全问题也并不鲜见。这里面,既有个人安全意识和技能偏差导致的事故,也与一些滑雪场地的安全保障不足,有着直接关系。

关于滑雪场的管理规范,其实早就有之。如2017年10月,在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滑雪协会主办的全国滑冰、滑雪场所安全工作会议上,发布了《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2017年修订版)》,其中对滑雪道的等级、坡度,以及滑雪场内的监控设施、照明度、巡逻队员人数比例、滑雪器材等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不过,随着近几年全国滑雪场数量的井喷以及滑雪人口的增多,这些规范和标准在现实中是否执行到位了,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一方面,滑雪场的监管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这需要相应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能否杜绝一些领域出现的“走过场”式监管,同样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不可否认,任何一项运动都不可能完全杜绝安全风险,何况是本身就自带风险的滑雪运动。但是,愈是如此,愈要体现安全保障的专业性和足够的安全意识,尽量把安全漏洞消除在萌芽状态。当然,这不仅是对滑雪场地的要求,也是对个人的要求。至少每个参与者都应该明白,滑雪是一场刺激的运动,但同时也蕴藏着风险,必须量力而行,敬畏专业,不能拿安全不当回事。只有监管层面、经营者、个人,都恪守好“安全第一”的原则,这项运动才能真正获得良性发展,散发出它该有的魅力,也让人享受到该有的乐趣。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劳模风采⑧丨广东省劳动模范李文佳:繁育冬虫夏草的破冰者 浙江温州一烂尾楼盘迎圆满结局:政府法院支持帮助,业主全部拿到产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