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退伍老兵骑车为居民买药磨破3条裤子

原标题:退伍老兵骑车为居民买药磨破3条裤子

叶九思骑自行车为居民买药。受访者供图

叶九思下沉社区从事人口普查工作。受访者供图

身穿白色防护服,骑着女式自行车,肩上挂着黑色小挎包,疫情防控期间,江岸区永清街吉林社区居民站在自家窗前,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人骑车离开社区。这个人就是49岁的退伍老兵叶九思,40多天里,他为居民购药1500多人次。

多跑几家药店比价为居民省钱

刘阿姨身患2种重症病,平时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每副药有三十五味中药,享受80%的重症报销医保。然而,疫情发生后,武汉市各大医院重症门诊停止对外,江岸区黄石路国药大药房只能给每位患者开出二十八味中药。这意味着,刘阿姨要自己付全款买剩下的7味中药。

“我在部队是卫生员,又是营养师,熟悉中药的药性与价格。”叶九思打电话安慰刘阿姨,帮她选了7味价格较低的中药,将药送到后,又建议她购买大煎药锅,煎好中药再用料理机粉碎破壁。刘阿姨没想到,这样提高了药的利用率,一副药能吃出了两副甚至三副的疗效,到现在她还照着叶九思教的方法服中药。

孙奶奶是社区的低保户,患有高血压,因为长期服用降压药,平日里总是省吃俭用,买药也是买短效的,一天要服用好几次。疫情发生后,孙奶奶的降压药断了,正当老人发愁时,碰到了义务为居民买药的叶九思。

“她平时都是拣便宜的买。”叶九思说,对于困难人群而言,能省一分钱对他们都很不容易。想着让孙奶奶尽快吃上那种便宜的降压药,他花了三四天跑了七八家药店。

“当时去药店买药,一般排队的至少有十几人到几十人,但背后其实站着成百上千等着吃药的市民。”叶九思告诉记者,为了让社区居民买到更加实惠的药,买一种药跑三四家药店比比价格是常有的事。一天骑车20多公里也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叶九思原本骑着自己的自行车送药,骑了一个多星期,发现车子轴承里的钢珠掉了,只好“征用”女儿的自行车。每天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长距离骑行,他回到家秋裤总是湿透的,加上两腿间的布料紧贴着大腿摩擦,导致裤子脱线,就这样前后磨破了3条裤子。

 40多天购药自己垫付2万余元

 74岁的王奶奶身患高血压,老伴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疫情导致两个儿子不能回家过年,两位老人年前买的药只够吃到正月十五,王奶奶坐在家里着急得直哭。

“我们有一个习惯,每年都是正月十五过了再买药,药就只能吃到正月十五了。”王奶奶说,叶九思帮忙买药以后,她和老伴儿每天都能按时吃药,平安地渡过了这次疫情。

“我也是重症慢性病患者,知道到了那个时候,大家的药都基本上吃完了,但是慢病患者的药停不得,就想到要帮居民们买药。”保护国有资产落下的工伤,导致叶九思会时不时晕倒。为了保证送药期间不出现意外,原本每天一片药分2次吃的他,每天加大服药量吃2片药。“同样是慢性病患者,我特别能体会他们买不到药的心情。”

据了解,武汉享受门诊治疗重症(慢性)疾病统筹报销待遇的参保患者有40.8万人。疫情未发生前,全市具有门诊重症(慢性)治疗资格的医疗机构有216家,重症慢病患者基本在医疗机构进行复诊和购药,疫情发生后,可为慢病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锐减为30家。

疫情防控期间,武汉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于2月11日起,分批扩大门诊重症慢病定点药店开放的数量。“那时候下午两点半排队,到晚上10点多才拿到药。”叶九思回忆,随着定点药店开放数量增加,他排队买药的时间从8个小时缩减到了不到1小时。

由于部分居民开始不信任,叶九思代购药品都是先垫钱,购药送到家门再付款,40多天里,他先后垫付了2万余元。叶九思为居民买药的故事传开后,他被所在的武汉市商业储运有限责任公司和江岸区共同推荐为2020年“武汉楷模·最美退役军人”候选人。

今年夏季防汛期间,叶九思自掏腰包5000多块钱,买了2000多斤西瓜和3000多根冰棍,送给防汛一线工作人员。他说,自己会一直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希望凭借掌握的医疗知识,通过公益组织帮助更多慢病患者。“在这座英雄城市的危难关头,我出了一份力,送出了一丝微光,这份记忆值得我一辈子珍藏。”

记者徐锦博通讯员李细美侯西子

相关阅读:
抗疫专题展周末迎来观展高峰 2021年度武汉市城乡居民医保缴费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