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85相亲局,真的杀死了年轻人的爱情?丨周末谈
最近,“学历区分”加“婚恋焦虑”的配方,共同制造出了“985相亲局”这个热搜话题。在一些名校生专属相亲平台上,自我推介的“挂牌”者都是清一色的985名校毕业生,他们大多来自金融、互联网、医疗、高等教育等行业,人生履历看起来光鲜亮丽,寻找的也都是与自己“势均力敌”的优质相亲对象。
击中网友槽点、让这些相亲局“出圈”的,是某些在外界看来有些偏执的相亲规则。比如,不少参与者心中都横亘着一条无情的学历鄙视链:清北的看不上985的,“重点”985的看不上“普通”985的,普通一本的毕业生则连入场券都拿不到。更有甚者,会给每一位相亲对象都列一张绩效考核表,针对本科学校、硕士学校、专业、职业、身高、长相等多项指标进行打分衡量,以求“最佳匹配”。难怪有人感叹:在这些冷冰冰的条件筛选下,年轻人的爱情早就被杀死了。
在“局内人”看来,这种抉择自有一套逻辑。就高效匹配而言,以学历划线更像是一种低成本的筛选方式。相似的教育背景,意味着更多的共同话题和精神共鸣,找到心动者的成功率会更高。名校毕业生带来的能力、智力、社会资源和人脉圈层预期,也折射出不少征婚者的婚姻期望。在主观意愿上,他们希望找到旗鼓相当、不“拖后腿”的另一半。将学历设为相亲准入门槛,似乎成为了一种新的“门当户对”。
其实,正如有人是“颜值控”,有人爱“智性恋”,偏好什么特性的相亲对象,本属个人选择范畴。而婚姻本身具有的社会经济功能,也使人不得不面对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张力。现实生活中,完全脱离外在约束的“诺丁山式”爱情终究是少数。
只不过,在当下的“精英”相亲局中,世俗标准和理性考量不是干预太少,而是渗透甚至统御得太多了。从“挂牌”的命名到对效率原则的推崇,从把人标签化分类到标准化生产般的个人介绍,处处都体现着将婚恋完全“市场化”的逻辑。这种高度功利的逻辑,与人们对爱情田园牧歌式的浪漫想象恰恰是相悖的。
正如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所指出的:在高度理性化的影响下,非理性的事物会黯然失色。在硬邦邦、缺乏弹性的相亲条件面前,那些柔软的、触动人心的东西反倒会被遮蔽光芒。在一期播客节目中,某相亲平台的创始人就直言,与“我曾为一场演唱会热泪盈眶”的感受型描述相比,给自己贴上“我很包容”的标签才是更高效的。另一个平台甚至已开始研发一个智能评分系统,直接把客户信息录入进去后,便能得到一个机器评分。可是经过这种高度算法化的过程,人的独特魅力和生动特征也被过滤掉了。
事实上,与“婚姻已和爱情渐行渐远”这一断言不同的是,在“一条”的采访中,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即使是使用985相亲的方式,自己还是在寻找爱情,渴望恋爱带来的悸动和心跳。既然如此,相亲者自然该有所警惕:一些985相亲局所过度强调的高效和理性原则,对爱情的自然生发其实是极具杀伤力的。
相亲的条件可以随口列出一长串,恋爱却是要一点点谈出来的。当我们太想要一步到位、充满计划和确定性的婚姻时,注定要与不可捉摸、轻松随意、甚至可能失控的爱情擦肩而过。正如韩炳哲所说:“真正的爱表现为自我的不复存在,以便他者出现。”只有当我们放慢脚步,卸下沉重的标准和无谓的执念,真心待人时,爱情才可能自然生发出来。
说到婚恋中的学历鄙视链,不少人都会想起电影《社交网络》中的经典开头:哈佛学生扎克伯格对着波士顿大学的约会对象滔滔不绝,后者则早已有些不耐烦,想借学习之故离开。这时候,男主角说出了那句充满学历歧视的台词:你不需要学习,你不是波士顿大学的嘛。而到了电影结尾,男主角虽已功成名就,却再也没有得到那位心仪对象的谅解。
这一幕,无疑构成了一个绝佳反讽:在寻找真爱的道路上,学历真有那么重要吗?
撰文/杨鑫宇
责任编辑: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