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出差回来,我的健康码就不能用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苦恼:出差一趟回来,健康码就不能用了。半月谈记者最近就深受其苦。自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以来,各项工作逐步回到正轨,出差也不可避免地多了起来。明明出差到达的是安全地区,但出个差回来,手机里的北京健康宝就不“绿”了,手动申报行程多次后依然无效,只能等到14天之后自动“解锁”。期间,餐厅、商场、超市都因没有绿码导致无法进入,生活处处受到了限制。
来源:网友截图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个问题相当普遍。就目前的北京健康宝设定来看,出差回京后,我们需要对照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填写14天内的行程轨迹,将行程具体到城市、区县甚至是街道,进行手动输入,与后台大数据吻合且未到过中高风险地区之后才能验证通过、获得“绿码”。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因为需要人工操作,使得实际使用过程中状况频出。有人按照通信数据填写行程,却发现有些地方事实上自己根本没有去过;有人填写了途经的地区后系统却显示未获取相关信息;还有人只是途径某地下车抽了根烟就也被算在了行程之中。因为对外地区县、街道不熟悉,很多人只能在申报行程时把所到城市的区县都填了个遍,但依然无法正常通过。出差回来的人纷纷表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究竟去过哪儿。行程填报来来回回却依然无果,很多人只能无奈放弃。
在如今的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健康码早已成为需要“随身携带”的必需品,上班、购物、餐饮、旅游,没有健康码你将寸步难行。然而如此重要的通行证明却在使用过程中漏洞百出,这真的是无法解决的吗?
事实上,目前大数据的行程查询跟踪技术已相当成熟,根据行程验证健康码本可设计得更便利、更快捷。一方面,后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实现对途经地点的自动识别、验证,简化手动填报等不必要的流程;另一方面,不同地方也可以推动实现全国联网、健康码互认,不必每到一个地方都需要重新填报行程获取新的健康码,真正实现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
技术发展的初衷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更加智能。面对健康码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相关部门的工作应该做得更加细致,真正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换位思考,不断改进技术的使用体验,如此才不会让技术成为生活中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