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警惕!有人冒充“北京燃气”工作人员,已经有市民上当了

原标题:警惕!有人冒充“北京燃气”工作人员,已经有市民上当了

年底到了,又有人冒充“北京燃气”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打着上门检修的旗号,进而收取高额维修费,让不少市民上当受骗。记者调查发现,小区大门管理不严、单元门禁长期开放,都为不法分子打开了方便之门。

案例:上门检修高额收费

上周,宋先生家来了两位自称是“燃气集团”的工作人员,他们检查后说灶台下的管道需要更换,而且厨房内还应安装燃气报警器。宋先生出于安全考虑,赶紧拿出400元用于购买新的燃气管和报警器,对方承诺第二天上门安装。结果,第二天不仅“维修人员”没来,他们留下的电话也关机了。

家住立水桥的汪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的骗局。汪女士说,有位穿着燃气公司服装的人上门,说是来检查燃气灶和管路的。对方煞有介事地检查一番后,说燃气管道有安全隐患,建议更换。“对方竟然随身带着燃气灶,还是‘名牌’,只要1600元,我没多想就换了。后来我跟母亲家同品牌的燃气灶一对比,标识都不一样,我这才发现自己上当了。”

今年5月,石景山警方在同一天就接到三起类似报案,骗子都是伪装成“燃气集团”的工作人员骗取了当事人的钱财。经过侦查,警方锁定了以徐某为首的嫌疑人。据其交待,为了掩人耳目,他们专门注册了一个推销燃气报警器的空壳公司,然后冒充“燃气公司”的专业人员上门行骗。

澄清:上门检修会提前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销售服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相关规定,燃气集团对于城市天然气管道每两年巡检一次,巡检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至晚上8时之间。

“巡检前,社区或物业会在小区张贴统一的《燃气安全巡检通知单》。上面印有地址、楼层、巡检日期和入户人员的工牌号;此外,通知单上还会印着燃气集团客户端的二维码和热线电话96777。我们也发现过伪造的通知单,但上面没有二维码和电话号码,这也是分辨真伪的方法之一。”

该负责人说,“燃气集团的工人上门巡检时会统一身着深蓝色的工作服,这是前两年新换的,有些不法分子还穿着老式的灰色工服。另外,每位工作人员的工牌上都有工号,市民可以通过燃气集团客户端查询,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也可以拨打96777热线核实。”

资料图莫凡摄

资料图莫凡摄

据介绍,燃气集团的工作人员若发现居民家中的燃气问题,一般会先进行开窗、关闭阀门等现场处理;如果需要后续维修则会与市民商定维修时间,并上门服务。

“依照国家标准,燃气具的使用年限为8年,我们在巡检中发现不少市民家中的燃气具已超期‘服役’。为避免出现安全隐患,我们会建议市民更换。除非市民主动询问,否则我们不会主动推销。”燃气部门特别提醒说,不法分子推销的产品来路不明,材质和制作工艺也不符合要求,安装手法也不专业,极易造成燃气泄漏等安全隐患。

调查:多个小区门禁形同虚设

采访中许多市民认为,小区门禁管理不严,为不法分子进入小区提供了可乘之机。记者随后采访了朝阳、海淀、通州等地的十余个小区,只有一次被门卫阻拦,大部分小区的门禁形同虚设。

在文慧园路一小区门口,门上明确写着“私人小区,非请勿入,进出刷卡,禁止尾随”。然而小区供行人进出的大门却是敞开的,保安就站在门口,眼睁睁地看着人们进进出出。

文慧路一小区大门敞开

文慧路一小区大门敞开

随后,记者尝试进入小区,值班保安也没做来访登记。该小区南门处于关闭状态,需要刷卡才能进入,但不时能看到有人刷卡后,后面跟着三五个不相识的人也先后进门,保安非但没有询问对方身份,反而上前拉住了即将关闭的大门,等行人全部通过后,才将门合上。

文慧园路的这个小区共有10栋楼,而这10栋楼的单元门禁,全部处于失效状态,几乎所有单元门都大敞着,有的为防止门合上,还用铁丝或是布条将单元门把手与门外的围栏绑在了一起。

文慧路一小区内单元门常年不关

文慧路一小区内单元门常年不关

这些单元门中,不少楼宇对讲机都已无法使用。“像这样的门禁,装了不如不装。”从3号楼路过的杨宇无奈地说。

而在一些老旧小区,连门禁系统都没有。学院南路一小区的大铁门一天到晚都处于开放状态。小区居民说,到了晚上,大门也不会上锁。将台路上的一个小区,“大门”只剩下两根石柱。

圆明园西路一小区单元楼的大门,竟是无法上锁的老式木门,木门看起来已有些年头,甚至门上的窗户已经脱落。

只有在朝阳北路的一个小区采访时,保安立刻上前询问记者了进入小区的事由和探访业主的楼牌号。“您告诉我详细的楼牌号,我在这里给业主打电话,得到允许后才能放您进去。”记者在该小区门口观察一段时间发现,即便是多人一起进入小区,门口的保安也会注意检查小区的门禁卡,对于跟随进入小区的人,保安都会拦截。

步行进入小区几乎畅通无阻,开车进入会有人检查吗?记者随机选取了5个小区体验,均顺利通过。有的小区直接敞开大门,没有阻拦车辆进出的道闸;有的小区门口立着“收费停车”的标识,扫描车牌号后,道闸便会自动竖起;有的只需向保安报出门牌号,登记后即可放行……

声音:安全意识亟待加强

在朝阳区望京一小区外,记者一路跟随业主进入小区大门,直到跟着她刷卡进了单元门,她都没有丝毫警觉。“陌生人一路跟您进来,您不担心有危险吗?”记者问。“这大白天的,能有啥问题?”该女子满不在意地说。

“我住这儿20年了,我们单元的门禁就没用过,一直就这样。”文慧园路一小区5号楼的孙女士解释说,“小区里孩子多,出来进去抱着孩子,单元门关着多不方便。况且小区门口有门禁啊,小区内部相对比较安全。”

家住通州北苑的贾先生则表示:“住在一个单元里的邻居几乎都认识,如果有生人进入我肯定会问,但是小区门口的‘把关’就需要物业多努力。”

从事物业工作的刘先生说,不少小区内住户很多,同时进小区的人一多,保安确实查不过来。“但是我们会安排保安在小区内巡逻,看到有四处游荡的人就会上前询问,同时小区的门禁系统发现损坏也会及时修理。”

在采访中多位社区工作人员坦言,门禁、保安和居民的安全意识,在小区管理中不可或缺。“有些居民不愿意随身携带门禁卡,我们希望今后的门禁变为刷脸或是指纹识别。另外门禁系统屡遭破坏,这反映出部分小区居民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尤其要提醒的是,居民在出入时一定要谨防尾随,发现陌生人员要主动询问或向保安、物业报告。”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张群琛实习记者师悦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救护车上吃香蕉当事医生:超8小时滴水未进,不能倒在病人面前 40万条个人信息被泄露背后:不仅快递,你的简历也被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