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双11,武汉人 “新生活圈”提速扩容

原标题:双11,武汉人“新生活圈”提速扩容

中百仓储常青店人气火爆。记者晋晓慧摄

 11月10日,在江汉大学,学校快递集散中心使用无人机送货。

记者詹松通讯员吕洪燕摄

篮球鞋“包邮”2小时送到家;超市发力全渠道,“爆款”线上卖断货;首店、新店进汉“占据”武汉人的朋友圈……武汉借力双11,市民的“新生活圈”全面提速、扩容。

在学校里“逛商场”

篮球鞋“包邮”2小时送到家

到家服务不再是线上平台的优势,实体商家动作也越来越快。“不想出学校又想逛商场,这个难解的题,在今年双11有了答案。”武汉大学大二学生小刘拿到了心仪的明星限量版球鞋。“太火了,在线上没抢到,我就联系了之前经常去逛的专柜,销售顾问告诉我,不仅有货,还能定时送到宿舍门口。”

银泰创意城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消费者感受到一个全面提速的双11,匡威、三叶草、爱慕、欧时力等70多个品牌,都已经在喵街app上线了“定时达”服务。市民可以选择“到店自提”“快递到家”“定时达”三种方式收货,如果选择了“定时达”,门店5公里范围内的订单2小时内可定时送达。

和中百仓储、武商超市等多家武汉本地超市合作的本地零售平台京东到家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武汉市民热衷“即买即得”。双11,武汉地区的平台销售额同比去年大幅增长127%。该平台消费数据显示,双11期间,粮油副食、日化用品卖得最好,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均超160%,维达、洁柔卫生纸,蒙牛、光明纯牛奶,是武汉人买得最多的商品。

超市线上线下两头忙

居民习惯通过线上平台逛超市

传统超市不再固守门店。这几天,中百仓储常青店就是“两头忙”。自11月7日店内全场3.8折起的狂欢正式打响后,每天早上7时30分起,常青店里就人头攒动,买生鲜食材的、买日化用品、买零食的,不少人带着拖车“有备而来”。据介绍,自7日起,该店面的客流量较日常增长三成。

中百仓储常青店店长王志刚告诉本报记者,他们的店内“暗藏乾坤”,穿过一扇门,分拣员正在熟练分拣着不同商品,打包后贴上订单,整齐摆放在货架上,门口则码放着今年双11店内的“爆款商品”,方便分拣员高效拿取,这是专门服务线上商城的分拣区。“以多力食用油为例,线上下单领券后还能打折,非常划算,这几天日均销量都超过了1300单,几度断货。”王志刚说,平时7位分拣员基本能保证线上平台商品的分拣工作,现在则是20人连轴转,“很多周边居民习惯通过线上平台逛我们中百了,线上线下销售几乎对半了”。

新店、首店

乘双11“东风”加速进汉

双11前夕,楚河汉街上,POPMART城市旗舰店、Follifollie、研美巴士、盐炻等十多家新店陆续亮相,涵盖潮玩、餐饮、服饰等多方面,其中不少为武汉、华中乃至全国首店,火速抢占了武汉人的新生活圈。

武汉广场一楼新开的“THE COLORIST调色师”彩妆集合店里,年轻的女孩子们在彩妆蛋墙前打卡拍照。“从以前朋友圈找代购,到现在朋友找我帮忙带。”

武昌凯德1818悄然“上新”了不少新的美食打卡地——围炉海鲜烤肉自助、青见米分、颜真真代餐酸奶等新店门口排起队伍。市民柳女士和好友手上拿着代餐酸奶,还是忍不住进了店:“这个自助午餐原价118元,券后只要49元,有什么理由不来尝尝?”

据不完全统计,nars、欧珑、茶颜悦色等大牌与网红新店即将在“双11”后扎堆开业。其中,不乏国际品牌。

“引进首店,不仅要看实体商业体所在的商圈、地段,还要看整个城市的段位以及与品牌的匹配度。”一家购物中心负责人赵剑云透露,今年以来,中国疫情防控举措有力显效,商业迅速恢复,给更多的国内外品牌在中国市场扩张注入更大的信心。

记者孙珺晋晓慧赵歆

相关阅读:
1日零时至11日零时30分 成交额破3723亿元 双11促销时间延长 商家直播带货一天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