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并不如烟的“川音”往事

原标题:并不如烟的“川音”往事

来源:北京青年报

(图片来源:pixabay)

(图片来源:pixabay)

并不如烟的“川音”往事

今年夏天,四川音乐学院传出三位教授涉及招生腐败、被带走调查。特别是其中一位教授把受贿比作“割麦子”,不惜在临近招生季时从美国飞回“收割”,画面感实在鲜活,我这个五线谱都认不利索的人也不禁对这只艺考圈的瓜好奇起来。

如今秋凉已至,大学也开学了。南方周末这两天又提起这个曾经震动艺考圈的新闻,除了找四川省纪委监委证实了声乐系教授杨婉琴、费莉和邓芳丽三人被调查,还挖出这场反腐风暴中一些颇耐人寻味的情节。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是,“业内人士”指点“门道”,称培训机构“反水”举报,才是招生腐败得以曝光的关键。

在行贿-受贿的链条上,培训机构扮演着中介的角色。往往行贿的家长并不掌握考官受贿的直接证据,贿金也大可包装为所谓“培训费”游走在灰色地带。2019年一起涉及川音的举报不了了之,就是因为中间人坚称所收的是培训费而非贿金。当然,中间商自然是要挣差价的。据称今年邓芳丽调任声乐系副主任后突然提出涨价,触及了中间商的利益。早早按旧标准收了费的中间商“很被动”,被家长认为“钱没给够”导致落榜、要求退款,才一个反手加入举报。

东窗事发源于利益同盟内部瓦解,剧情未免太俗套。

从过去不少艺考招生腐败案件中,我们都不难看到貌似牢不可破的利益链条。这类链条隐秘而封闭,外界很难攻破。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原院长孟新洋受贿案中,有的家长甚至都不知道钱送给了谁,也不认识孟新洋。给行贿的考生“通关”也绝非一两个人能做到的事,我看过的最夸张的一个案例是湖北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刘刚,他曾经公然在学院开会,让领导列出各自的关系考生名单,合谋照顾策略。从安排考场到给相关考官“打招呼”,四处都要打点,这里面未必都有赤裸的利益交换,也可能是“默契”。南方周末的报道中就不无暗示地提到,川音声乐类教师中同届许多,而且“在业内也很团结”。

种种先例告诉我们,招生腐败之所以能发生,绝不是几个关键人物财迷心窍那么简单,背后往往需要一种被腐蚀了的“生态”支撑。

2017年,四川省委第一巡视组曾对川音进行巡视。当年给出的反馈中,我注意到有些措辞很值得玩味。比如其中有一句,“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正风肃纪、革故鼎新,切实推动构建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印象里,针对高校的巡视反馈中并不经常提及“政治生态”这个概念,配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这种力度词汇的就更少见了。所以,这里究竟经历过什么,需要下猛药?

不得不提起川音的两桩旧案。说起来案发时间都算不上久远,一件在2015年,原党委书记柴永柏落马,最终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另一件是2016年的吴李红案。吴李红也是声乐系教授,干的勾当和今夏被曝光的三位一样也是招生腐败。你说微妙不微妙,敢情这也是“传统”?

柴永柏这个人,我忍不住多说两句。别看他不是啥显赫角色吧,却可谓集所有腐败官员的“才华”于一身。兽医出身的他不知道怎么就当上了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顺势跨界文艺理论领域,步伐不可谓不妖娆。在贪腐领域柴就更有“建树”了,借工程敛财、安插亲戚进学校工作、发展“特定关系人”啥的,样样没落下。相比之下,他涉及招生腐败部分的问题,倒显得不那么扎眼。但柴主政川音十年,此地有多乌烟瘴气可想而知。对了,柴任职川音期间,川音一直向外省未达线考试收取赞助费、做计划外招生,或许谈不上违法,但从南方周末拿到的四川审计厅的一份报告看,这笔钱也是个糊涂账。

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吴李红案,实在不足为奇。现在看来,三位教授差不多是升级版的吴李红,最关键的区别可能是多了培训机构“成熟”的运作。四五年过去,积弊未除,作案手段来了次“升级”,这是刮的是哪门子骨、疗的又是哪门子毒呢?回首川音并不如烟的往事,再回过头来读读巡视组三年前的反馈,意味深长啊。

身陷舆论漩涡的川音加大了招生制度改革,据说一个直接影响是一些中间商今年表示不做川音的业务了。就这么一个小信息,却大有“内涵”。至少说明两点,第一,这类“生意”不止是川音一家的老师在做;第二,一条产业链早已成形。川音的腐败被揭露,意味着产业链斩断了吗?可不要盲目乐观了。

川音的一系列故事,告诉我们反腐涉及范围之广、任务之艰巨。艺考腐败只涉及相对小的群体,但同样关乎教育公平。类似艺考这样“小众”却权力相对集中的地方,亦是极易被污染的“生态”、亟待被凝视的隐秘角落。

责任编辑:范斯腾 SN237

华为Mate40秒光,机构预测销量千万量级 又要加价买? 下周参加北京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须做核酸检测 官方解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