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部分医院景区取消“线下预约通道”,专家呼吁应设老人无障碍通道

原标题:部分医院景区取消“线下预约通道”,专家呼吁应设老人无障碍通道

二维码、线上预约、无接触支付……我们如今的生活正在被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着。这些新兴技术深受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群的喜爱,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出现了:迈向数字时代的路途中,老年人似乎被落下了?

今年以来,特别是新冠疫情后数字健康码的推广,一个接一个老年人遭遇“数字鸿沟”难题的案例见诸媒体。有的老年人不懂如何注册健康码,有的不会操作各种复杂的手机功能,甚至没有使用过智能手机。

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底,四川年龄60以上常住人口占到全省人口的21.13%,而在全国网民结构中,到今年6月,60岁以上人群占比只有10.3%。

老年人似乎正被数字时代抛在身后?全社会又该如何帮助老年群体跨过“数字鸿沟”?在又一个重阳节来临之际,四川日报民情热线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现场:

老人转了几趟车赶到医院,却被告知不能现场挂号

排队挂号的老人

排队挂号的老人

10月14日中午,63岁的李大爷皱着眉头走出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大门,“不能现场挂号,大老远的来,结果白跑一趟。”李大爷在看诊中遭遇了什么?

老人戴好口罩,准备进入医院

老人戴好口罩,准备进入医院

李大爷家住在温江,14日一早,为了镶牙,他和老伴儿转了好几趟车,终于赶到了华西口腔医院。然而到医院窗口,却被告知,目前医院根据防疫规定,已经取消了现场挂号服务,就医需要提前“手机预约”。

医院门口、门诊大厅和各楼层分诊台也贴出“温馨提示”:“我院实行全预约挂号,不进行现场挂号,请关注我院官方微信服务号预约挂号”。

老人在医院研究如何通过手机预约挂号

老人在医院研究如何通过手机预约挂号

这可难倒了老两口,“我们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在医院东转西转,问了好多人,都解决不了,耽误了几个小时,最后也没有看成。”在门诊窗口,不断碰壁的李大爷,情绪激动,大声喊“你们不能把老人拒之门外啊!”

当日下午,记者询问了医院咨询台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在疫情结束前现场挂号服务都不会恢复,疫情结束后也有可能不恢复,建议老年人就医前让子女先帮忙预约挂号。李大爷则告诉记者,子女都在北京工作,家里没人教他们怎么在手机上预约挂号。

对此,分诊台一位护士说:“线上挂号是大势所趋。”不过也有工作人员告知:可以电话拨打114热线预约。

自助挂号机前排起长队的老人

自助挂号机前排起长队的老人

对于医院实行的全预约挂号,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在口腔医院院内看病的老人,他们均表示预约挂号很不方便,“没有女儿陪着我都不敢来医院,她在上班,每次都只能请假。”来医院看病的马婆婆说,“社会进步是好事,但也要给老年人保留一些生活空间。”

无奈

子女不在身边没人教,不少老人只能望网兴叹

取消线下通道的,不仅仅是在医院。

数字健康码成为进入众多公共场所的“门票”

数字健康码成为进入众多公共场所的“门票”

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四川科技馆,全面实行了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预约成功后凭本人身份证或预约时人像采集信息免费入馆,在科技馆门口是不能现场预约领取门票的。“我家就住科技馆附近,也想进去开眼界,但搞不懂咋预约,我一次都没能进去过。”正在散步的程婆婆告诉记者。

老人正在研究用手机扫描电子健康码

老人正在研究用手机扫描电子健康码

在成都市博物馆,虽然可以凭身份证现场预约参观,但进馆需要出示电子健康码,如果确实没有,就需要出示核酸检测报告。

10月15日,在攀枝花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社保咨询台,2名工作人员正接待着10多名前来咨询的市民,其中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记者注意到,大厅专门设有自助查询和办理的通道,攀枝花市人社局还推出了微信公众号服务,在手机上就能查询办理业务。

“感觉很方便,但还是不会操作。”前来查询退休金的唐女士手拿出手机,自己操作了好一会儿,还是选择退出页面,“都说现在越来越方便了,但是像我们这样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根本不会用。”唐女士说,他的儿子也在外地工作,教不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其实绝大多数老人都很想享受到现代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但现实中,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等原因,很多老人只能望网兴叹。

期盼

数字化服务课程,能否多进社区惠及老人

“如果有专门的培训班教一教我们就好了,不用到处求人。”近日,66岁的李昌军又学到一项新技能——手机上缴纳医疗保险费用。不过,李昌军的“学习”之路也并不容易,由于女儿在成都上班,他基本都是靠自己摸索学习使用,实在不懂了就去找邻居或者社区工作人员帮忙指点。

与李昌军有着同样数字化培训需求的老年人并不在少数。

老年大学数字化培训

老年大学数字化培训

四川省老年大学教育科主任陈平告诉记者,今年9月,学校新开“手机生活”课,主要教授老年学员各类手机应用软件和线上服务操作使用。“受欢迎程度超出我们预料,第一个班150个名额,一天之内就被抢报一空,我们现在准备再开一个班。”陈平说:而他们开设的钢琴课等,尽管招生人数只有几十人,但却要一个星期才会报满名额。

“数字时代的便老服务,首先应该是提供对老年人的数字化生活培训,为他们打开融入现代信息社会的学习通道。”四川省养老服务业协会副会长黄河说,保留公共服务线下通道是关爱老人的底线,但不能止步于此,无论是家庭成员还是社会,都应该主动帮助老人们接触、学习智能设施操作,从易到难,慢慢适应数字社会的新趋势。而对于如何加强老年人的数字化培训,黄河认为,首先这应该是家庭子女的责任,同时社会化的培训也是必要的补充,“这类培训不仅老年大学要有,更应该深入社区普及。”

老年大学数字化培训

老年大学数字化培训

老年人数字化培训进社区,记者调查发现,仍存在很大缺口。记者在资阳、南充、攀枝花走访了多个社区,绝大多数社区针对老年人的培训还是以舞蹈、声乐、太极拳等文化体育传统课程为主,没有针对老年人组织“手机生活”等培训,有工作人员反馈,近期专门来咨询的老年人逐渐多了起来。

相对而言,成都各个社区针对老年人开展数字化培训情况要更为普遍一些,记者咨询了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的多个社区,均开设了相关课程。例如八宝街社区,课程还分了不同阶段,“基础教程是微信使用,进阶教程包括抖音、淘宝、京东等app使用,很受欢迎。”社区工作人员说。

呼声:

医院、景区等公共场所,都应该强制性设立老人无障碍通道

“这种现象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长期从事社会工作研究的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邓湘树表示,数字社会的趋势不可逆,但数字社会也应该是一个充满关爱的社会,老人群体由于年龄高、视力衰退、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减弱,在出行、就医、旅游、交通等方面都会或多或少面临一些障碍,他们需要特别的关注关怀。

年轻人帮助老年人通过手机挂号

年轻人帮助老年人通过手机挂号

老年人在志愿者帮助下,扫描天府通健康码

老年人在志愿者帮助下,扫描天府通健康码

老人无障碍通道建设,你怎么看?

此事也引起了网友热议

部分网友表示

不能一刀切,要多给老人一些空间

还有网友建议

可以给60岁以上老人一些特殊处理

邓湘树建议,包括医院、景区、公共交通等公共场所,都应该强制性设立老人无障碍通道,通过保留线下专人服务,为没有智能手机,不会操作线上预约、健康码等手机业务的老人提供便民服务。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子女常回家看看老人列入法律条款加以强制规定,未来,建议能不能把线下的老人无障碍通道建设,以立法的形式,也列入老年人权益保护进行强制规范呢?”

邓湘树的观点也代表了许多老年人的愿望,四川日报全媒体与四川省老年大学协会联合发放的一份关于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问卷调查(←戳标题看调查结果),显示近半受访者希望铁路、医院、政务等部门开通老年人服务绿色通道。

那么,老人无障碍通道建设,以立法形式列入老年人权益保护进行强制规范,你是否赞同?

四川日报记者付真卿李丹吴忧唐子晴蒲南溪

责任编辑:郑亚鹏 SN238

相关阅读:
余承东再谈美国对华为禁令:华为现在处于非常艰难时刻 被夺去生命的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