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借用他人身份信息登记结婚 离婚时方知难上加难

原标题:借用他人身份信息登记结婚离婚时方知难上加难

1999年,欧某遇见云南女孩杨某,谈婚论嫁过程中得知杨某没有任何身份证件。为了尽早办理结婚登记,杨某便借用蒋某的身份与欧某办理结婚登记。殊不知,这一错误行为给欧某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2005年12月,杨某称回娘家探望父母,一去便杳无音讯。欧某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成人并上了大学,肩上的压力尚未减轻,却被查出肝硬化等疾病。巨额的医药费、孩子学费压弯了欧某的腰板,山穷水尽的他只能求助国家的惠民政策,申请享受低保。但户籍信息显示欧某已婚,家里有两个成年劳动力,不符合办理低保的条件;要享受低保政策,需是单亲并有子女上学的情况。此时,欧某想到了离婚,但杨某已下落不明十多年,双方无法到民政局协议离婚,只能通过诉讼离婚,但找谁离婚呢,是杨某?还是蒋某?成了此案的难点。最终,欧某选择将蒋某诉至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法院,请求与蒋某解除婚姻关系。

承办法官收到案件后,第一时间向欧某了解到了上述情况,为减轻当事人诉累,承办法官向欧某释明,认为欧某属于借用他人身份证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形,欧某与结婚证上记载的蒋某系形式上的合法婚姻关系,而与其共同生活的杨某实际是同居关系。现在欧某与蒋某的结婚登记存在瑕疵,欧某只能通过法定的程序,请求民政部门撤销结婚登记,或者直接提起行政诉讼来否认该结婚证的效力。若欧某坚持自己的离婚诉讼请求,最终也无法达到其离婚的目的。在法官耐心的解释后,欧某最后撤回了离婚诉讼。

【法官说法】

在司法实践中,因一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而借用他人身份证件登记结婚的情形并不少见。如果结婚证上载明的主体与实际共同生活者不一致时,应如何处理呢?

一、当结婚证上载明的主体对结婚证效力提出异议的,可以请求民政部门撤销结婚登记或直接提取行政诉讼;

二、如果实际共同生活的当事人请求离婚的,法院应当释明,告知当事人因其结婚登记存在瑕疵,请求离婚的双方于结婚证上载明的主体不符,无法判断双方是否存在婚姻关系,其应变更诉讼请求,主张解除同居关系,并解决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问题;若双方是在1994年2月1日之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可按照事实婚姻处理。

相关阅读:
一场有“温度”的庭审 2019年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在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