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东莞启动地下空间智能防涝系统 布防23个易涝点车库

原标题:东莞启动地下空间智能防涝系统布防23个易涝点车库

▲今年5月,受强降雨影响,南城城市风景街地下车库遭水浸全媒体记者陈帆摄

▲今年5月,受强降雨影响,南城城市风景街地下车库遭水浸全媒体记者陈帆摄

10月16日,东莞地下空间智能防涝系统启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人保大厦举行。会上,人保财险东莞市分公司分别与东莞市应急管理局、东莞市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启动东莞地下空间智能防涝系统。

布防23个区域停车场

城市防涝一直是东莞市政重点工作。不期而遇的暴雨,一不小心就会让城市“看海”,甚至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基于以上痛点和难点,东莞应急、东莞气象、东莞人保三方共建东莞地下空间智能防涝系统,在地王广场(含东湖花园)、西城楼大街、城市风景街、莞城少年宫、人民公园等23个区域停车场进行布防,计划未来每年分批构建覆盖东莞市重点易涝地下停车场的监控布防工作,提供监测预警服务。

据介绍,东莞地下空间智能防涝系统旨在提高东莞市民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最大程度保障民生。可通过物联监控,实时监测降雨量与积水程度,利用数据模型确定内涝点与内涝临界点预警阈值;精细化气象预测相结合,将精细化定量降水估测(QPE)和精细化定量降水预报(QPF)输入地下空间智能防涝系统,得到积水程度、降雨量与气象局精细化降雨预估关系模型,精准预判,获得精准灾害预警信息。

全流程参与防灾减灾

此外,该系统还可实现靶向预警,将灾害信息精准推送给区域民众;线上线下联动,现场协同。东莞人保将组建虎门、麻涌、厚街、石龙、塘厦、常平、城区等7个应急团队,接到系统预警后,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协助民众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从灾害监测、预测、靶向预警、现场协同,全流程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做好安全保障服务。

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东莞人保与东莞应急管理局将在安全生产保障和事故预防、应急管理指数保险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应急管理、保险的科技融合创新,强化“应急管理+保险+科技”在经济社会安全生产中的支撑引导作用。此外,东莞人保与东莞气象局还将在气象数据定制、气象指数保险、地下空间智能防涝系统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应急、气象、保险部门在综合减灾、政策性保险、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保障和服务能力。(全媒体记者王占国曹丽娟见习记者陈美任)

相关阅读:
佳木斯一民宅发生燃气爆炸 致1死2伤 东莞市首台双C臂血管造影机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