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北京一年修复改造盲道10588处

原标题:北京一年修复改造盲道10588处

来源:北京青年报

昨天是“无障碍推动日”,全市各区结合自身特点举办了无障碍推动日主题活动。活动中,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成了主角。他们走进社区、商圈、公园,体验本市提升改造后的无障碍设施,提意见、谈改变。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残联了解到,2019年11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正式启动。近一年来,本市已完成各种盲道修复、改造10588处;300个轨道交通车站增设了无障碍服务标识及预约服务电话;公园景区、绿地广场无障碍改造达到366个。本市还建立起一支1400余人组成的专业无障碍监督员队伍,助力整改,提升质量。

全市到底有多少无障碍设施,改造进度如何?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市已建立起全市统一的“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组织9224人开展了全市的无障碍设施排查。目前,累计纳入系统管理公共设施点位10.3万个,全市无障碍设施形成一本账,整改进度也一目了然。

据介绍,针对无障碍设施未能有效使用问题,本市建立了以“网格化”管理为核心、各部门联动的常态化整治工作机制,目前已累计整治无障碍设施闲置、占用问题54875个;针对无障碍设施损毁、应建未建等问题,组织各区制定年度整改工作计划,计划年内整改点位46861个。截至9月30日,全市已开工正在整改的点位23915个,占整改计划的51.03%,已整改完成点位19875个,占整改计划的42.41%。

东城区清水苑社区外的口袋公园是附近社区居民休闲的首选,为了方便老人、残疾人逛公园,公园入口处修建起了长长的坡道,坐在轮椅上不用人协助可以直接进入公园。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近一年来,本市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中,满足市民现实需求成为整改的第一原则。比如,公共交通的无障碍提升注重了衔接的顺畅。全市修复、更新无障碍公交车10353辆;改造无障碍公交站台890个;轨道交通更新(增设)172台楼梯升降平台,300个轨道交通车站增设无障碍服务标识及预约服务电话,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作为整改任务量最大的公共服务场所领域,无障碍提升注重的是安全便利。比如,东城区在对雍和宫大街的提升建设过程中,大街所有的公共服务设施都增设了无障碍坡道,有条件的居民院落入口实现了坡化;门头沟区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了本市首个“无障碍大综窗”,残疾人等特殊人士能够享受到咨询、帮办和受理大厅43个单位的1369个政务服务事项。据了解,在公共服务场所领域,目前,本市已开工和已整改政务服务大厅490个、宾馆酒店214个、商场158个、超市222个、餐厅284个、医疗机构447个、学校892个、银行215个、文化体育休闲场所155个、公园景区绿地广场366个、公共厕所1914个、居住社区及配套设施18412个。

另据了解,为加强无障碍监督员队伍建设,通过系统培训,本市已经建立了1475人的专业无障碍监督员队伍,保证整改工作的质量。昨天,市政协委员还调研了朝阳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实地查看了劲松街道劲松北社区、奥运村街道科学院社区、“冰立方”和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并就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文/本报记者王薇

马上就访

一名残疾人监督员的“无障碍心得”

昨天,“首善有爱、环境无碍”——东城区无障碍推动日活动在崇外商圈新世界商场门前广场开展。无障碍监督员、无障碍专家、残疾人、老年人代表近30人,体验新世界的无障碍设施。

“商场虽然有无障碍卫生间,但是卫生间内没有扶手、呼叫按钮等配套设备,还是不方便。”在新世界商场一期一层的一处无障碍卫生间内,无障碍监督员孙秋泉体验过后,用手机拍下存在的问题,发到了北京市残联公众号中的“无障碍随手拍”上。孙秋泉也是一名残疾人,所以在监督过程中,他对于无障碍设施方便与否深有体会。

商圈中设置了无障碍设施,但是频频被临时占用;商场内有无障碍卫生间,但是没有明显的引导标识;虽然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但却没有扶手、取纸器、呼叫按钮等,设置的门太窄轮椅难以进入……他认为,对于残疾人出行最大的“障碍”就是无障碍设施的“最后一公里”。

不过,让孙秋泉特别欣慰的是,他每次“随手拍”反映的问题,都能在当天得到回复,并且在2-3天内得到解决。记得有一次,他要到北京中医院看病,偶然发现马路对面一处闲置的无障碍坡道,四五米长的坡道由于过陡,残疾人很难自己摇轮椅上下。他将情况反映到了平台上,当天就有工作人员给他打电话,核实具体的位置和情况。2-3天就重新调整了坡度,并且反馈给他。“我多拍一些,就能让残疾人出行更方便一些。”孙秋泉对北青报记者说,对于自己的监督员工作,他很有成就感。据了解,目前东城区无障碍监督队伍已经有300余人。

未来,崇外商圈内的搜秀城、新世界商场、国瑞购物中心、哈德门中心等商场内的无障碍设施环境将进行整体提升。据东城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无障碍环境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商圈无障碍建设重点改造商场出入口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低位服务设施、无障碍通道等设施,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和《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化图示图集》标准整改。

“目前,新世界商场的无障碍卫生间已经启动改造。此外,商圈内哈德门中心的无障碍设施也启动建设,将对北门和西门低位服务台改造设计;安装无障碍卫生间的标识指引;为无障碍电梯加装扶手和镜子;加装地下停车场无障碍停车位标识等。”该负责人表示。文/本报记者蒲长廷

现场

劲松街道为老旧小区配“爬楼机”

“总听人说‘爬楼机’,我也只是在电视上见过,想不到社区居然给配上了。”昨天,在朝阳区举办的“无障碍推动日”活动上,劲松街道辖区内的居民得知了一个好消息,街道为9个老旧小区引进了9台爬楼机,今后,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人只要到社区居委会登记,就可以在专人的陪护下借用爬楼机上下楼。劲松街道残联负责人刘春玲表示,目前,劲松街道无障碍硬件改造已完成90%,“爬楼机”是针对社区内无法满足硬件无障碍改造区域而推出的一种软性服务。

体验现场,家住劲松二区、今年83岁高龄的郑存玉老人第一次坐上了爬楼机,在狭窄的楼梯间,工作人员轻轻按动电动开关,爬楼机凭着履带的传送慢慢爬上爬下,由于全程靠电力操作,使用人员一点也不用费力。郑奶奶系着安全带,坐在椅子上,缓缓向楼上行进,一边走老人还一边说:“我以为过台阶会有颠簸的感觉,没想到还挺平顺的。”刘春玲告诉北青报记者,劲松街道有残疾人2000余人,肢体残疾人就有1300余人,本次引进的爬楼机,让肢体残疾人上下楼不再困难,它同样也是老年人上下楼的好帮手。

劲松地区多为没有电梯的6层楼。由于条件所限,一些居民楼并不具备加装外挂电梯的条件,爬楼机成为社区推出的一种无障碍软服务。目前,9台爬楼机可以做到需求人群在社区方圆一公里内实现无障碍上下楼。据了解,劲松街道还同时为12个社区配备了电动轮椅,特殊人群出行同样可以到居委会登记借用。文/本报记者王薇摄影/本报记者郝羿

相关新闻

312个政务大厅

完成无障碍改造

本报讯(记者李泽伟)北京市政务服务局昨天发布,去年11月以来,本市政务服务领域按照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的总体安排,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列入《北京市2020年政务服务超越行动计划》和《北京市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办法》。截至目前,纳入改造计划的全市“三级五类”487个政务服务大厅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达100%。其中,已完成改造的大厅达312个,完工率64.1%。

据介绍,全市共建设无障碍坡道529条,低位窗口995个(其中“爱心窗口”350个),无障碍卫生间420个,无障碍停车位334个,无障碍标识牌1345个,无障碍电梯96部,无障碍交流的语音播报、显示屏等设备634台,配备轮椅、拐杖等器具386副,开展手语培训341次,无障碍导办人员484人(其中手语翻译导办187人)。

全市涉及无障碍建设的70个政府网站全部按照要求完成无障碍功能建设,支持网站无障碍浏览。同时基于平台功能,支付宝、微信、百度等渠道的政务服务应用小程序无障碍相关功能已开发完成并投入试运行,可提供人脸识别登录、语音输入查询及支付指纹识别密码输入等服务。全领域相继推出了东城区、门头沟区、丰台区马家堡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等一批精品示范工程,将无障碍服务专区、无障碍综合窗口、无障碍自助服务机建设等经验和方法在全系统推广,引领、提升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无障碍建设标准。

东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全市政务服务领域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在大厅出入口、电梯口、卫生间、车位等区域增加10个无障碍显著标识;对大厅一层总咨询台低位服务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手写板系统,并开设“无障碍窗口”,安排专人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在电梯内部增设无障碍扶手,增加语音播报功能等。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北京交警“随手拍”录入违法行为已超10万 北京青年报:愿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早日成为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