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媒体:地铁挂“凡是网上要求转账就是诈骗”,公域传播可不只是老年人看

原标题:快评丨地铁挂“凡是网上要求转账就是诈骗”,公域传播可不只是老年人看

技术的爆炸式发展加深着数字鸿沟,按照科技传播的观点,我们应该做的是消弭隔阂,而非固化认知。

近日,有市民反映武汉地铁汪家墩站挂有横幅,“凡是网上要求转账的就是诈骗”,似有不妥,称自己经常网上转账。该横幅无前缀、无落款、无日期,据说已经挂了4个月,在好几个地铁站都有出现。

↑市民称该横幅似有不妥图据澎湃新闻

↑市民称该横幅似有不妥图据澎湃新闻

泛媒体化的互联网时代,横幅作为一种传统的宣传形式,由于其通俗、醒目的特点,依旧发挥着特殊作用。在疫情期间,一些接地气、有力度的横幅,成为了中国土地上的独特风景,凝聚起亿万民心。

诚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一些标语常常会使用夸张手法,这本身无可非议。但正所谓“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无论如何表现,标语也要兜得住“客观真实”的底。毫无疑问,“凡是网上要求转账的就是诈骗”过于极端化,也有将“网络转账”妖魔化之嫌,违背了常规认知。

对此也有不同声音,有网友认为反映的市民过于抠字眼,“这条标语就是贴给老年人看的,让他们不要因为网上转账受骗就好了,说得复杂了他们反而听不懂”。持这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但事实上,这样的说辞仍值得商榷。

当横幅张贴于公共领域,就被赋予了公共传播载体的性质,其受众并非单一的老年人群体,其承载的意义也从单向的信息传递拓展为参与一个生态的建构。如今,线上转账几乎成为了消费过程中的主流结账方式。这时候宣扬“凡是网上要求转账的就是诈骗”,其传递的价值观念,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也许,横幅制定者是想表达“凡是网上(陌生人)要求转账的就是诈骗”,但这显然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讨论了。

技术的爆炸式发展加深着数字鸿沟,按照科技传播的观点看,我们应该做的是消弭隔阂,而非固化认知。其实从“网购都是骗人的”“外卖全都有毒”,到今天的“网络转账都是诈骗”,有所担心是必要的,但也不必因噎废食。

退一步讲,即使该标语真能对部分易骗老年人起到警示作用,也是有悖传播伦理的。其本质,仍是对老年人群体进行的一种落后观念的“洗脑式教育”。互联网的大门敞开,我们不能因为防骗就简单粗暴地替老人们关上这道门,技术可从来不会对任何人说不。

不管横幅系何人所制,其初衷值得肯定。社会机构等责任主体,在承担社会责任上,也有义务加强宣传,共同维护人民的财产安全,但在实际执行上,却不能不考虑横幅传播的公共属性,应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当然,解决网络诈骗问题,仅仅依靠几条横幅、几张标语还不够,还需号召更多方面的合力共治:社区等社会责任主体理应有所担当,定期举行培训讲座,防诈骗知识普及等;公安机关也可积极“未雨绸缪”,对诈骗手法陷阱等制作宣讲手册,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作为家庭成员,也可在平日里与家人增强交流,做好叮咛,筑好防骗的防火墙。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吕京笏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侠客岛:她们为啥会痴迷“假靳东”? 北京甘家口地铁站附近出现路面地陷 路政:尚无法确定责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