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00余户村民再也不“靠天吃水”
村民董应山家中,厨房卫生间都装了水龙头,装上净水器后,接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记者胡冬冬摄
在武汉“东大门”,位于新洲区徐古街境内的将军山,地处革命老区,属大别山余脉,主峰海拔695米,素有“武汉第一山”之称。在将军山上,有将军山村、长岗山村、琵琶垴村3个村依山而建。其中,将军山村海拔约675米,为武汉海拔最高村。多年来,由于受自然条件所限,这里的村民饮水困难,只能靠高位引流山泉水、打水井、储雨水、挑水等解决生活饮用水。
经过新洲区、武昌区两区有关部门积极申报,为解决当地百姓饮水困难多方奔走。武汉市、新洲区水务局等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筹措专项资金,武昌区驻村扶贫工作队配合街道、村协调对接,建设农村集中饮水安全工程,修建多级转压泵站和供水管网,跨越高海拔落差,从道观河水库引水上山。去年至今,将军山上3个村共600余户、2400多名村民从此告别“吃水难”,用上安全放心自来水。
近日,记者登上将军山,实地探访武汉海拔最高村通上自来水后的新变化。
将军山大半辈子挑水的村民吃上自来水
10月12日,记者驱车前往将军山,沿着蜿蜒狭窄的盘山公路,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抵达将军山村。深秋的将军山沿途风景如画,山下是黄澄澄的稻田,山上金黄的柿子挂满枝头,村庄一片宁静祥和。
65岁的董应山家住三组朝阳垴湾,去年下半年通上自来水。他热情邀请记者来到后院,参观他家厨房新装的自来水和过滤设施。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汩汩流出,董应山告诉记者:“我家的自来水经过净化过滤后,水质很好,甚至可以直接喝。”董应山家祖祖辈辈都住在将军山,从道观河水库引自来水上山之前,村湾也曾小规模修过自来水设施,但水质不好,水压也不稳定,要是遇上下雨天,水都是浑浊的,还夹带着泥沙。
“精准扶贫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对我们真是好!现在吃水标准提高了,不管下雨下雪,一年365天都不担心吃水问题,生活品质芝麻开花节节高。”他高兴地说道。记者看到,在董应山家的卫生间里,电热水器、淋浴、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自从通上安全稳定的自来水,家里需要用水的这些电器都发挥了作用。
村民余良喜对吃水难记忆犹新。他回忆,村里通自来水之前,村民只能从沟渠、堰塘里挑水吃。住得远的村民需要在家里备几个大水桶,每天走1公里多山路,挑水回家,来回两三趟。有条件的地方就打水井,从高位引流山泉水到井里,再用水管把水引到家里,要是遇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因水流太小,水管容易被冻住,甚至会造成管道爆裂。
对于吃水难的问题,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也感触颇深。武昌区公安分局干部周锦先,是该区派驻长岗山村的扶贫干部。他介绍,该村通自来水之前,因水压不够,电热水器放不出来水,连水管都被泥巴糊住了,成为了摆设。队员们两年前驻村时,住在山上连流水澡都没法洗,只能简单擦洗。为解决平时的生活用水,队员们就开车下山,用矿泉水桶装好水,再运送上山,管上一两天,每个星期都要下山拖两次水。
将军山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湾。去年下半年,全村275户、1138名村民均通上了自来水。“村民从此告别靠天吃水,生活用水有了稳定保障。”村党支部书记邹春林说,自来水的水压稳定、水质更好,也不受干旱、雨雪等灾害天气的影响,一年四季确保24小时供应,让村民吃上“定心丸”。
五级泵站引水上山,自来水“爬了150层楼”
“山区老百姓多年盼望解决吃水难题,我们也急切地想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新洲区水务局供排水科科长余得胜表示,地处新洲东部将军山的将军山村、长岗山村、琵琶垴村因地势高、交通不便,村民饮水困难,是该区最后一批未被纳入自来水集中供水的农村。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新洲区把这几个偏远村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作为民生解困项目予以立项,积极向上级申报,争取政策、资金支持。2018年,该工程方案获得市级批复,市、区两级投入专项资金1850万元,实施五级转压泵站和供水管网建设工程,将道观河水库的优质水源引上将军山,每级泵站提升高度约80-100米,五级转压引水提升高差约450-500米。相当于自来水坐上电梯,跨越150层楼。
区水务局介绍,此项工程共建设转压泵站11座、供水管网超10公里,同步配建储水水箱等供水设施。整个工程于2019年上半年完工,实现了将军山上3个村600余户村民户户通自来水,一户一表,抄表到户,享受跟城区居民用水同等待遇。由于自来水全靠泵站转压提升,据测算,泵站运转每年电费约6万元,算上各项运营成本,每吨水的成本约5-6元。而面向村民收取的水费依然按照2元/吨的标准执行,其余差价由区级政策给予补贴,让村民享受跟城区居民同网同价。
据了解,将军山地势高、地形复杂,道路陡峭、狭窄,作业面有限,不利于大型机械进场施工,比平原施工难度更大。工程建设需要的管道、混凝土、转压设备等设施、材料均需要采用小型运输车辆运送上山。每座泵房占地面积30-50平方米不等,修建泵房需要部分占用村民的林地、土地。工程推进期间,武昌区驻村扶贫工作队联合各村干部,协调泵房选址、勘测管网线路,上门入户给村民做工作,争取理解支持,为项目施工创造条件。新洲区林业、供电等部门也积极配合,解决管道安装沿线场地腾退,转压泵站运转供电等问题,为项目施工扫清障碍,确保了饮水工程顺利完工。
记者谭德磊通讯员刘金峰
实习生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