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错换人生”当事人姚策回忆“至暗时刻”:从那以后感受更多的是光明,能量和爱

原标题:“错换人生”当事人姚策回忆“至暗时刻”:从那以后感受更多的是光明,能量和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个中秋,“错换人生”的姚策收获了双重的团圆,中秋之夜,姚策在河南的亲生父母和哥哥一家全来了九江团聚。他告诉央视新闻《相对论》,这次中秋节过得很充实,大家还商量下一次去河南团圆。

回忆被查出肝癌晚期后的这大半年,姚策在接受央视新闻《相对论》采访时说,确诊当晚,是他人生中最恐惧的时刻。经历过那个难熬的“至暗时刻”之后,姚策说,从那天起他就没再害怕过。哪怕后来,“错抱”的事实摆在面前。他感受更多的,是光明、能量和爱。

今年2月,28岁的江西九江青年姚策查出肝癌晚期,母亲欲“割肝救子”却发现儿子并非血亲。经调查,28年前,姚策和同一产房出生的另一男孩在河南省开封医专第二附属医院(现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被抱错,从此错换了人生。

央视新闻《相对论》: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如果有一个“至暗时刻”,您觉得是哪一刻?

姚策:是我得知患病的那天晚上。这是我28年来最大的人生考验,我觉得没有什么是比这更痛苦或者说伤害更大的了。

央视新闻《相对论》:那天晚上是怎么熬过去的?

姚策:我就是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月光,一直在反复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家人的未来。想了很多,脑子里也很乱,有很多难以名状的情愫升了上来。我一生当中让我最恐惧的时刻就是那天晚上,从那天开始我就再没有害怕过。

央视新闻《相对论》:那天晚上想明白了吗?

姚策:想明白了,算是人生大彻大悟的一个阶段。从那以后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光明、能量和爱。

央视新闻《相对论》:当时是怎么走出来的?

姚策:真正帮助我走出“至暗时刻”的,也是我的家人——我的妈妈、爱人、爸爸、孩子。他们的言行、他们的态度,让我觉得我必须要坚强下去。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被爱包围着的人。我是这个家中最坚强的人,所以我就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脆弱,因为他们都比我更脆弱。我不能倒下,如果我倒下了,整个家庭都没有希望了。

那天晚上一开始充斥着非常多的负能量,非常多的彷徨,甚至充斥着两个字“放弃”。“放弃吧”,就像有一个声音不断地向我呼喊,“你太累了应该歇歇吧”。但是我必须要坚强下去,我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我活着并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家中的每一个人,我是他们的希望。其实就是这样走出来了。

央视新闻《相对论》:有哪件具体的事让您第一次有那么强烈必须坚强下去的感受?毕竟前一天晚上,心里想的还是“放弃吧”。

姚策:我的妈妈。那段时间寻医问诊,她不断地和专家打电话,不断地哭泣。虽然她是避着我在房间里打电话,但是每一次她走出房间,我看到她红肿的双眼,就不断地刺激着我,提醒着我,我一定要坚强。

央视新闻《相对论》:所以你之前说想过放弃治疗,但是因为这样一些画面,决定还是要坚持治疗。

姚策:对的,一直到今时今日也是这样。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放弃对我来讲是一件非常自私的事情。

央视新闻《相对论》:我看到您在采访里说宁愿“养父养母”更绝情一点,这样您的负担可能会轻一点。您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是恩情像大海一样,怎么报?现在,这个负担还那么大吗?

姚策:同样也大。我对生活有一种无力感,就是因为没有办法报答这份恩情。如果只有“错换”这件事是没问题的,我相信我的个人能力,我相信我的人生还有一个28年、两个28年的话,我会用成倍的付出来回报家庭的爱,但问题就是我现在不确定我有多少时间。我已经承受了我本承受不起的恩情,真的是无以为报。

央视新闻《相对论》:这种负担,怎么转化?

姚策:其实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转化,就是更多的祝福。包括我爸妈(“养父养母”)和我哥哥的相处,我愿意去推动整个事情的进展。我愿意去尽我最大的努力,让大家一起朝着更加幸福的方向前进。

央视新闻《相对论》:让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个瞬间——你的生母也患有肝癌,刚做了切除手术,你们有一次视频通话时她说,“也不知道老天爷怎么安排的,让我们在有病的时候相见了”,当时你笑了。然后你的第一反应是说“渡过这个坎”。我们总说这个时候信心重要、乐观重要,信心和乐观到底意味着什么?

姚策:其实还是爱,发自内心的爱和亲情。大家看到我很多时候非常乐观,其实并不是说我这个人心态有多好。我的乐观是因为爱,就比如当我妈妈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在她面前笑,我祝福她,我希望她保重身体,是源自于我知道她对我的爱。

相关阅读:
小记者走进绘本世界 广东首批,东莞唯一!南社古村落获评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