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北京城市居民宜居满意度逐年提高

原标题:北京城市居民宜居满意度逐年提高

北京城市居民宜居满意度逐年提高

9月28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议政会,市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围绕“完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提高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水平”建言献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张文忠说,为了更好地把握市民的重要关切,中国科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承担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社会满意度评估工作,重点围绕民生“七有”“五性”维度,构建北京宜居城市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于2019年在全市16个区182个街道进行了居民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705份。

评估结果显示,市民总体满意度不断提高,安全性与多样性评价领先,2019年北京城市居民宜居满意度得分为77.59分,与2005年、2009年和2013年的宜居满意度调查结果相比有显著提高。表明2005至2019年首都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市民认可。在所有维度中安全性评价依然最高,尤其社会治安在所有指标中排名第一,多样性评价仅次于安全性,其中科技创新环境、国际化程度、开放程度等文化多样性指标得分较高,表明开放包容是北京的巨大优势。

社会满意度评估结果也显示了一些不足,张文忠建议在规划实施中应进一步关注居民满意度,并就此提出具体建议。

在公园绿地建设方面,应加强社区公园建设,在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的基础上,在社区内选择合适的开敞空间建设无边界社区公园,增设人性化的游憩设施,实施城市美化工程,实现步行范围内即可到达一个清洁干净的高品质休憩场所。

在购物便利性方面,应精准配套购物设施,根据人口结构分布特征,注重老龄化社区、年轻人社区及核心家庭社区的差异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日常购物设施。丰富不同档次的商业网点建设,合理规划临街商业,为社区居民提供舒适便利的高质量购物、休闲、交流空间。

在解决停车难方面,应加强停车精细化管理,注重塑造城市细节,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人行道、路边停车带、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等进行全要素优化设计,积极推进建设采用高新技术支持下的立体车库,引导分时共享停车位。

在住房价格及管理方面,应提升住房保障和管理水平,针对不同收入群体,建立社会型、中间型、市场型三级住房和租赁体系,重点规范租房市场。加大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力度,探索老旧小区改造协商制度;积极引入智能化管理平台,建立综合式、集成式、共享式的数据功能模块,利用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形成更加安全高效全面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全国多家景区实行门票免费 预约热门景区得拼手速 长假上海天气如何:多云为主 3日至4日有中到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