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观察者网:在常态化防疫的今天 发热病人就诊是一种什么体验?

原标题:张仲麟:在常态化防疫的今天,发热病人就诊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张仲麟]

今年秋天的降温来得特别快,降温幅度也比往年要大。虽说新冠病毒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控制,但在恢复正常生活的过程中,新冠病毒这四个字依然是笼罩在每一个人心头上的阴影,也因此在微信家族群里,又“与时俱进”地出现了各类谣言。

就说笔者在家族群里所看到的谣言,说一旦着凉感冒发烧了去医院就诊就是14天隔离警告,所以要多穿衣服。

就说我家长辈吧,也在微信家庭群里发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谣言

就说我家长辈吧,也在微信家庭群里发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谣言

如果从善意的角度猜测,这一谣言的目的是关照他人感冒发烧后果很严重,14天隔离警告看着办,千万别着凉感冒了要多穿衣服。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真有人信了这谣言,认为自己发烧了去医院就要被拉去强制隔离14天,自费一万,还要面临“交叉感染”的风险,那么最有可能的选择就是感冒发烧了也硬挺着不去医院就诊,结果导致病情恶化感冒升级成肺炎,甚至危及生命。

而从过往的生活经验来看,相信这类谣言的人有不小的可能性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那么这时候“善意提醒”的谣言,无疑成了耽误人及时就诊的“恶意伤害”谣言了。而“医院容易误诊”、“隔离时容易交叉感染”更是对我国医疗系统的恶毒攻击,不由让人怀疑其居心。

讽刺的是,没过几天由于降温了又继续穿着一件短袖T恤就出门,导致笔者不幸中招。感觉不对劲时赶紧从单位请假回家,看着体温计上的38℃不由陷入沉思:又要被棉签捅鼻孔了呢(指核酸检测鼻拭子采样)。

想到前几天家中长辈微信上的“关照”,虽然知道现在不可能因为只有发烧一个症状就隔离14天医学观察,但还是颇为期待如今的医院对于发热病人是怎么个处置流程。毕竟作为医院的常客在此前半年中只是看到医院的防疫措施,却没有亲自体验过发热病人的就诊流程,身体难受之余对医院的处置流程还是有所好奇的。

先过三道关

拿上病历本,戴上口罩抵达常去的上海某三甲医院。由于防疫措施的原因,医院的进出流程相比疫情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疫情前有多个入口可以进入医院,但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控制人流只保留了一个入口以便进行人流测温。

在通过临时搭建的无接触测温点时心里还有些期许:我这都已经38度了,测温摄像头应该能把我从人群里揪出来吧?毕竟作为常客我很清楚医院有三道检查关口:入口测温摄像头、中间健康码检查以及进入门诊大楼时还有测温摄像头。

然而不知是看着测温屏幕的小哥开小差还是无接触测温系统没有开启异常体温提示,我通过第一道关卡时并没有任何阻碍。说实话,这让人心里有些失望,如果无法发现发热人员,那这检测有何意义?

检测的第一道关口:临时搭建的测温点

检测的第一道关口:临时搭建的测温点

第二道关口则是检查手机上的健康码,当然在上海么就是得用随申码。

这一道关口的保安人员只认手机上的随申码,如果手机因为网络问题无法立即显示随申码就会在出口处堵着。作为医院的常客,由于无法显示随申码而造成矛盾的情况也是有见识过。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媒体有提到老年人因为没有智能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只认各种码的情况下出行困难。但是医院里已经有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了。如果老年人没有智能机无法出示二维码,那就走专门通道,在第三道关口处进行人工填报与测温。

搭起的大棚就是第二道关口,用来核验健康码

搭起的大棚就是第二道关口,用来核验健康码

而第三道关口则是进入门诊大厅。

验证过健康码的人员走一条通道,需要人工申报的(如老年人等)走另一侧通道。在进入门诊大厅时依然要通过测温摄像头。本以为这里测温会较为严格,结果还是没有发现我这个体温38℃的发热病人。

测温摄像头的设置是为了能从人群中快速筛查出体温异常的人员,而医院所使用的测温摄像头设备从体积来看也是属于高端产品。不论是摄像头没能发现抑或屏幕上显示异常体温但监控人员没有发现,都让这些先进的防疫设备成了摆设。

当然换个角度想,现在已经不是二三月份疫情严峻时期,在上海长时间没有出现本地病例时,防控级别下降是可以理解的。但如若真的降低了风险等级,为何还要把测温摄像头“当摆设”?是让人觉得在“认真防疫”么?

左侧是核验过健康码人员的通道,右侧是人工申报通道(多为老年人),入门处就是测温摄像头

左侧是核验过健康码人员的通道,右侧是人工申报通道(多为老年人),入门处就是测温摄像头

没有智能机的老年人进行人工申报

没有智能机的老年人进行人工申报

相关阅读:
两男子伪装成外卖员盗窃 警方追缴硬币30余斤 东莞市民运动会暨时尚运动节轮滑比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