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区帮爷孙做亲缘鉴定暂渡难关

原标题:社区帮爷孙做亲缘鉴定暂渡难关

社区人员和下沉社区干部一起开会讨论,共同商议援助王京(化名)爷孙的措施。

通讯员喻萍摄

一对恋人未婚产下一子后双双不知所踪,孩子因无法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导致2年无法上户口。今年5月,孩子被确诊为脑瘫,抚养孩子的爷爷奶奶难以承担治疗费用。在汉阳区江堤街向阳村社区和街道多方奔走后,爷孙进行了亲缘鉴定,补全了相关手续。近日,孩子的户口本终于拿到了手,社区也在为孩子的后期治疗积极奔走。

无法上户口,脑瘫患儿举步维艰

“要是没有社区的帮助,我们真的是撑不下去了。”24日,记者和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居民王京(化名)家,看到带着矫正器、一瘸一拐走路的孙子,王京和老伴心如刀割。

 60岁的王京有个儿子今年40岁,2018年,他和未婚女友生下了一个男孩,但不久后,两人就双双不知所踪。孩子出生后一直由王京和老伴抚养,因为无法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孩子一直上不了户口。

孩子逐渐长大后,王京发现孩子有些异样——走路极易摔倒,但考虑到孩子出生时早产,他们没有往其他方面去想。今年4月份,孩子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患有脑瘫。

王京夫妻俩每月的收入不高,他还要24小时贴身照顾孩子,没有办法出去打工,“孩子天天要吵着出门玩,但走不了几步就会摔倒,非得要有人跟随。”

因为没有户口就无法办理居民医保,孩子所有的医疗费用全部需要自费,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省钱,他们只能自己买一些器械在家里做康复训练,进一步的治疗也无力承担。社区网格员、街坊邻居知道情况后纷纷伸出援手,每年换季时都会给他送来整包的衣服,“孩子2岁半了,身上穿的所有衣服基本都是社区网格员和街坊们捐的”。

社区多方协调,成功破开“死局”

 6月15日,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的王京来到社区求助。

详细了解情况后,社区立即联系了派出所,了解办理户口所需流程,并向社区户籍民警反映了情况。社区民警告诉网格员,在没有出生医学证明也没有父母结婚证的情况下,王京想要给孩子上户口,需要提供孩子与生父的亲子鉴定。

社区书记黄玉萍及网格员帮王京整理了手上的相关证件,找到了孩子在医院出生时的出院记录、缴费单、接种疫苗的手册等,并多方咨询,最后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只能是做亲子鉴定,但因为联系不上孩子的父亲,问题一度陷入“死局”。

不愿轻言放弃的黄玉萍和下沉社区的社区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社区主任助理及街道挂点干部一起商量后,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社区在各级领导帮助下,将情况层层上报给江堤街派出所、汉阳区分局、武汉市公安局,经多方解释、协调,武汉市公安局给出回复,可以酌情放宽要求,可由爷爷与孩子的亲缘鉴定结果代替父子的亲子鉴定结果,问题解决终于有了希望。

社区捐款凑鉴定费,共助爷孙达成心愿

难题有了重大突破,但新问题又出现了。王京带着孩子跑了几家医院,结果都被告知做不了亲缘鉴定,而且之前给孩子看病,家里已经非常困难,难以负担鉴定费用。

“我们只有一个想法,一定不能让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丧失。”黄玉萍说。社区出面多方沟通,最后联系到一家有司法鉴定许可证的机构,并发动社区工作人员捐款,帮王京凑齐了鉴定费用,在7月初成功为他们做了亲缘鉴定。

经过后期多方努力,9月17日,孩子的户口本终于办理成功,黄玉萍带人上门送上户口本,王京和老伴当场落泪。“在我们最绝望无助的时候,是社区给了我们希望。”回想起上户口的坎坷,王京和老伴仍然心存感激。

“办户口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厉。”黄玉萍告诉记者,针对王京家的情况,社区会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这家人协调社会资源,缓解家中的困境,并为孩子提供各种帮助,助力孩子早日康复。

记者史强通讯员吴玉芳喻萍

相关阅读:
时隔半年见到 记在药品说明书上的“亲人” 这个妈妈心真大 让6岁女儿独自搭公交去补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