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非遗篇|矮仔祥:守正创新传承岭南腊味文化
“秋风起,食腊味”是岭南人都知道的俗语。作为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吕衬婵,自小学习矮仔肠制作,从中山大学硕士毕业后,毅然放弃了前景广阔的事业,接手家业。她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弘扬古法技艺,根据家族史实注册了商标“矮仔祥”。东莞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东莞市文化馆特别策划《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非遗篇》,今天带大家走近高埗“矮仔肠”。
矮仔肠的第三代传人、吕衬婵的父亲吕辉说:“矮仔肠始创于清朝末年,已有百余年历史。当初我坚持沿用传统的材料,就是为了守住家传的味道。”而吕衬婵则有不同的观点:“我觉得传统不代表着守旧,恰恰要在时代的变迁中注入新鲜血液,传统才能更好地保留和延续。”当然,在一些制作工序中吕衬婵也是非常“固执”的,比如坚持手工切肉、手工灌肠,她认为这比冷冰冰的机器操作多了一份感情和温度,也会让产品口感更好。
吕衬婵意识到要让岭南的腊味文化更好地传承,为大众所熟知,就必须走出去。从2013年起,她开始了公益授课之路,将腊味文化带进校园、传遍社会,她笑成自己是被腊肠耽误了的老师。同时,吕衬婵还积极参与各类非遗文化的交流活动,开发了工业游营销模式,身体力行推广腊味文化。
随着产业化进程的提升,企业日益发展壮大,吕衬婵深知一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她积极投身慈善事业,更将目光放到了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牧民脱贫的事上,通过收购当地牧民养殖的牦牛制作成牦牛肉腊肠,带动了当地牧民的就业和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在带领企业乘风破浪,尽己所能回馈社会的过程中,吕衬婵的视野愈发开阔,她不断迸发出新的灵感,通过与外界交流合作,让非遗传统事业焕发生机和活力。她说“我们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功,持续为推动东莞经济和非遗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和更多人一起丰富和改善我们的生活。”
文、视频/全媒体记者陈奕希黄钧波朱丽芳陈穗岚实习生吴思灿
配音/刘子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