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犟爹爹”就服这个“70后”党员志愿者

原标题:“犟爹爹”就服这个“70后”党员志愿者

杨涛上门探望王爹爹,为老人的进步点赞。

记者史强摄

杨涛在疫情防控期间曾在这个养老院为22名老人“站岗”100天。记者史强摄

“王爹爹你好,我又来看你了。”9月15日中午,汉阳区五里墩街五玉里社区志愿者杨涛来到附近的长寿养老院,探望住在这里的78岁老人王爹爹。身患残疾的王爹爹脾气此前一直不太好,可见到杨涛就变得听话,熟悉爹爹的护理人员们纷纷伸出大拇指。从接手照顾老人的任务开始,50岁的杨涛坚持每天两餐第一个打饭送上门去,老人生气时,杨涛脸带笑容等他“消气”。经过近一个月的相处,“犟爹爹”被他的真诚所感动,不仅重新入住福利院,而且性格也有了改变。

每天两次送饭上门

让老人能吃上“第一口”

“接触多了,我挺能理解他的,他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状态不满意,才会发脾气,等他冷静下来就好了。”杨涛口里说的“他”就是脾气一直不好的王爹爹。通过8天送饭上门,杨涛已经成为王爹爹新的精神寄托。

 78岁的王爹爹患有耳聋和白内障,双腿又有病,平时只能卧床,但嗓门大、脾气暴,照顾他的女儿也一度心力交瘁,无力继续照顾老人。

 8月下旬,在社区安排下,杨涛承担了照顾老人的任务。他先找到长寿养老院,希望可以让老人入院接受照顾,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后比较担心。“王爹爹之前曾住过养老院,但因为脾气大,对其他老人有影响,他住了一段时间后就回家休养了。”长寿养老院负责人陈幼云说。

经商议,养老院表示可以每天为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保证老人的营养。从8月26日开始,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5点,杨涛都是第一个到养老院打饭,然后给老人送上门,风雨无阻,一送就是8天。

鼓励老人自我锻炼

防止他自我放弃

“刚进门时,老人就对我又吼又叫,样子很吓人。”杨涛对第一次送饭上门时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老人一顿脾气发了半个小时,期间他就一直笑脸相陪,“等他气消了,安静了,就可以乖乖吃饭了”。

每次中午送饭时,杨涛都会将饭菜放在客厅桌子上,鼓励老人自己扶着板凳从床边挪到客厅,“从床边到餐桌只有6米左右,但老人要挪10分钟左右”,杨涛说,他会在旁边确保老人安全,并不断鼓励老人。

“有人劝我就直接把饭菜放在床头,但我不愿意。”杨涛说,这样做自己是省事了,但对老人的帮助有限。坚持让老人自己下床吃饭,一方面是引导老人多锻炼,增强身体体质,同时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老人的健康情况。“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用这种方式让老人意识到一直有人在关注他,没有放弃他,让他打消自我放弃的念头,效果很好。”

多方协调再送老人进养老院

每天一次探望安定老人心

由于老人晚上无人照顾,出于安全考虑,8月底,杨涛和社区、养老院又一次商量,最后决定还是要将老人送到养老院,这个意见也得到了老人侄儿的同意。

 9月3日,杨涛和老人的侄儿将老人送进了长寿养老院,老人跟杨涛约定,要他每天来探望一次。“这是我对老人的一个承诺,我每天都在坚持。”杨涛说,同时这项工作也有必要,“一是可以了解老人的情况,便于照料;二是担心老人发脾气,影响其他人。”同时,经过杨涛和社区的努力,其女儿也恢复参与对老人的照顾,“等老人适应了养老院生活后,女儿再来接手照顾老人”。

“这次老人入院后的情况要好一些。”陈幼云告诉记者,在护工们和杨涛的照顾下,老人的生活较为稳定,白天可以安静睡觉,脾气也改了不少,“要感谢社区和杨涛的牺牲和付出”。

 30年前经历一直影响至今

“70后”党员坚持帮扶老人

王爹爹并非杨涛帮助的第一位老人,从1990年开始,杨涛在30年间帮助了很多老人。他觉得,正是30年前的一次偶遇影响了他的一生。

杨涛从小在汉阳长大,1989年参军入伍,在千里外的太原市服役。1990年的一天,20岁的杨涛外出执行任务,返回途中发现一位老太太在吃力地挑水,他就主动帮老人将水送到家中。

攀谈中,杨涛得知老人名叫蔡秀琴,已年过八旬,是一名军属,也是一名孤寡老人。事后,他萌生了照顾老人生活的想法,得到领导和战友们的支持。他每周都会和战友们一起上门一次,给老人打扫卫生、帮老人理发、剪指甲等。

 1991年3月5日,杨涛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宣誓仪式上,部队将蔡秀琴老人请到了现场,这一幕让杨涛终生难忘。

从“捡”到老人开始,一直到1993年退伍,杨涛和战友们整整照顾了老人4年。在他内心深处一直对老人怀有深深的谢意:“在我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她让我们懂得了助人的快乐,这也一直影响了我后面30年人生。”

疫情防控期间,杨涛是小区里最先站出来担任志愿者的几位居民之一,“我当时只想着要帮老人们解决困难,没有想过其他”。

 2月初,小区一位老人的求助引起了杨涛的思考,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人手有限,他主动站出来为社区分忧、帮老人们解难。

“在疫情最严重、社区人手最短缺的时候,他们毅然站了出来,为我们分担了很大的压力。”社区书记杜芳说,正是有了杨涛等志愿者冒着风险为老人代购物资、送物资上门,社区孤寡老人和困难老人的生活得到充分保障。

随着疫情好转,下沉干部陆续撤离返岗,社区长寿养老院的安全值守问题凸显出来。考虑到社区的人手不足,杨涛主动承担了养老院大门值守的任务,独自守护院内22名老人整整100天。

“这100天里,在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下,没有一位老人生病送到医院,也没有和家属发生一次冲突。”杨涛说,看到22名老人都平平安安,自己非常开心。

记者史强通讯员赵钰玲杜芳

相关阅读:
全省三级中医医院将“标配”康复科 江夏城管依法拆除100平方米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