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耗资千万、数年内反复维修…西安明秦王府城墙遗址为何难保护?
日前,西安明秦王府城墙遗址修复保护砌体发生坍塌一事引发广泛关注。8月10日上午,新华社就该遗址墙体多年来反复维修却先于遗址本体严重损坏、周边建筑是否影响遗址安全等问题,向西安当地有关部门提出四问。
▲8月8日,西安明秦王府城墙部分墙体发生约20米坍塌。图据央视新闻
“省市相关部门均已注意到网上舆情。”10日下午,陕西省文物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新华社四问发出后,省市文物局均高度重视,相关部门正在整理有关情况,并尽快给予回应。
10年间,多次倒塌修缮
8月8日上午9时27分,位于西安市新城区新城广场西侧,于2009年实施的明秦王府城墙遗址修复保护砌体约20米发生坍塌,造成一辆公交车、三辆私家车受损,四名群众被坍塌时溅起的砖石擦伤。经当地有关部门初步勘察判断,原明代城墙夯土并未受到破坏,坍塌部分为原城墙遗址新筑保护性土体和东北侧外包砖砌体;坍塌原因则为受近期连续大雨影响所致。
资料显示,西安现存的明秦王府城墙始建于1374年,是朱元璋第二个儿子朱樉的府邸。整个明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黄土夯筑而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称砖墙。清顺治初年,萧墙被毁,内墙保留下来。1921年,冯玉祥在西安修建督军府时,拆掉内墙的包砖用于修建督军府等处,明秦王府的砖墙变成土墙,并一直留存至今,是西安现存唯一的一段土城墙。
据新华社消息,明秦王府呈南北长方形,周长2158米,现四墙还残存城墙遗迹。
2003年9月24日,明秦王府城墙遗址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为了保护这些残存的古老城墙,十几年来,当地有关部门多次对残存墙体实施包砖和夯土填充加固,并不时地进行修缮。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明秦王府城墙遗址几乎平均每两年就会修复加固一次。
▲2009年,西安市有关部门对明秦王府土城墙进行修复加固
据大河网报道,2009年7月,明秦王府土城墙因年久失修,呈现墙体坍塌、根部剥蚀凹陷、砌块脱落、墙体及顶部开裂严重,个别城墙顶部宽度仅有半米。为修复加固该墙体,西安市有关部门采取防坍塌加固、裂缝灌浆加固、墙体防风蚀和防雨水冲刷侵蚀加固等技术措施,在南北两段计140余米底部砌城墙砖,高2.5米至2.8米左右,上部依然保留土墙。
▲2013年明秦王府北墙发生垮塌,西安市文物局分别对北墙和南墙墙体进行加固修复。
不久后,明秦王府北墙在2013年发生垮塌。西安市文物局为修复保护该遗址,分别对北墙和南墙两段共计140余米城墙墙体进行加固修复,即上层土墙用木板围挡作业,然后对上下墙体进行加固处理。
▲在2019年以及2020年,西安市文物局也均有关于明秦王府城墙方面的工程项目发布。
红星新闻注意到,2019年9月,由于连日阴雨,明秦王府西南墙体北侧出现浸水病害。管理部门在巡查发现后,立即制定了包括在城墙顶部支撑简易防雨棚、城墙底部加设围挡并派专人巡护以及对现有墙体裂缝贴石膏条,加强观测墙体裂缝在内的临时保护方案。
▲2011年,西安市文物局投入500万元进行明秦王府城墙保护项目建设
此外,据西安市文物局官网资料显示,2011年,西安市文物局投入500万元进行明秦王府城墙保护项目建设;2013年,西安市文物局支出650万元用于明秦王府城墙安排;2018年,明秦王府城墙南段抢险工程项目申请了292万元项目资金。同时,在2019年以及2020年,西安市文物局也均有关于明秦王府城墙方面的工程项目发布。
事发后,新华社四问坍塌事故
针对上述坍塌事件,新华社记者向西安市有关部门提出四问,即经多年反复维修的城墙保护性土体、砖体为何先于遗址本体严重损坏?距离遗址不足10米的多座非文物建筑是否影响遗址安全?城墙墙体汛期中已出现裂痕,主管部门是否依规编制并落实了应急预案?后续排险、修缮工作如何展开?一时间,有关明秦王府城墙遗址的保护工作再度引起网友关注。
“省市相关部门均已注意到网上舆情,正在整理有关情况,尽快给予回应。”10日下午,陕西省文物局一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由于明秦王府城墙遗址属于属地管理,文物的相关信息由业务处室掌握,他并不清楚其中的具体情况。
此外,该工作人员还表示,有关明秦王府城墙方面的所有项目经费审批均依照正规的程序办理,“每笔有关城墙的经费都是有方案、有第三方评估和专业部门审核的,而且每次项目结束,都会有专业人员进行质量验收。”
与此同时,红星新闻记者还了解到,明秦王府城墙遗址坍塌现场因施工已被封闭围挡,且现场坍塌的砌体已初步清理完成,“架体搭设进度已完成过半,预计防护外架搭设作业将在明天完成。”上述工作人员称。
据陕西电视台报道,自坍塌事故发生后,参与明秦王府城墙遗址抢险的施工方立即对现场进行排险,北侧砌体和部分填充夯土坍塌后,东侧部分填充夯土也已松动,为防止发生二次坍塌,排险时对坍塌区域部分保护砌体进行了局部卸荷。
“土遗址的保护是世界性的难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孙满利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土遗址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赋存环境,保护难度大。在陕西境内,土遗址不仅类型、数量较多,分布较广,而且还具有历史长、建造技术多样以及保存状况复杂等特点,“经过20年来,尤其是近10年的研究发现,土遗址保护技术特别是干旱区土遗址保护已取得了丰硕成果,而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保护才刚刚起步,大多仅停留在试验阶段。”
红星新闻记者李文滔罗梦婕
责任编辑: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