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塘厦林村一家祖孙三人踊跃参军

原标题: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塘厦林村一家祖孙三人踊跃参军

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塘厦林村一家祖孙三人踊跃参军

■骆石发祖孙三代人半个世纪里接力从军,成为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最美诠释受访者供图

“好男儿,当兵去!”从1955年到2008年,半个世纪来,从爷爷到孙子,一家三代人先后接过沉甸甸的钢枪,坚毅勇敢地保家卫国——这是塘厦林村社区一个普通家庭的“军人情怀”。

80多岁的爷爷骆石发65年前参军入伍,保家卫国。受父亲的影响,大儿子骆海强41年前如愿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空军某部的一名战士。2008年,骆海强的儿子骆小勇披上戎装,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某部队,成为一名通信兵。

一个普通家庭的红色接力,成为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最美诠释。

爷爷:参军入伍为“保家卫国”

今年80多岁的骆石发虽然步履有些蹒跚,但说话清晰,回忆起往日的峥嵘岁月,一幕幕如在昨日。

生于1939年的骆石发是广东河源市龙川县人,1955年,16岁的骆石发决定参军入伍,原因是“能保家卫国”。

顺利入伍后,骆石发成为广州军区汕头部队的一名新兵,主要负责海上边防。

骆石发回忆,刚到部队训练很辛苦,但是听到军歌嘹亮,看着军旗飘扬,自豪感和使命感就油然而生,他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军人感到骄傲。

1959年,服役4年的骆石发退伍,那时的海南虽然荒寂,可他毅然响应国家号召,和上百万的转业退伍军人、科技工作者、知识青年一起,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镐建设第二故乡,一干就是10多年,直到1972年才来到塘厦。

儿子:成为一名光荣的空军战士

“我很希望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保家卫国。”受父亲骆石发的影响,生于1961年的大儿子骆海强有着很深的军人情结。

1979年,18岁的骆海强高中毕业后如愿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空军某部队的一名战士。

“爸爸希望我能够发挥自己的本领,报效祖国。”骆海强至今记得背起行囊准备出发的时候,父亲语重心长地和他说,保家卫国是每个男儿的责任和义务。

骆海强所在的部队在一个山头上,战备训练、戍边防御、部队拉练……骆海强认真完成每一次艰苦训练。骆海强在部队里面学历较高,加上勤奋好学,之后就被选召到去团部机关做材料员,又成为一名仓库保管员,负责保管炸药、雷管等。

1981年,骆海强退伍回到塘厦,军旅生涯在骆海强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将入伍时的凌云壮志,转化为工作和生活的动力。这些年来,他在手套厂工作过,做过厨师,开过酒店,还做过生产队队长、村民代表。

孙子:不负期望成为优秀通信兵

骆海强的儿子骆小勇,从小就听爷爷和爸爸讲部队里的故事,渴望也成为一名军人。2008年冬天,19岁的他应征入伍,披上戎装,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某部队,成为一名通信兵。

“临行前,爷爷像当年送爸爸入伍那样,也和我说了一番话,要我在部队好好干,锻炼意志和品格,为将来为社会做贡献打下坚实基础。”骆小勇回忆,当时刚到部队,要背很多密语,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工夫。

“因为背不好密语,我经常受罚。”这个时候,骆小勇就会想起爷爷和爸爸的军旅生涯,想起他讲过的故事、说过的话,便咬紧牙关啃下来。一遍背不好,就背两遍、三遍……终于,骆小勇背得越来越熟练,在第二年报话集训中,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在五年服兵役过程中,骆小勇吃苦、好学,获得了不少荣誉,2010年,骆小勇被评为优秀士兵。2013年,骆小勇在通信兵集训中,因为表现突出,还荣获“优秀教练员”。

“孩子将来长大了,如果他们愿意,也会鼓励他们去当兵,报效祖国!”2013年,骆小勇退伍回到塘厦,目前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记者邓文燕通讯员程思敏/文

相关阅读:
注意!东莞这个公园惊现“银环蛇”! 半月谈:虚拟偶像日渐走红,折射怎样的文化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