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红网谈强制学生卖保健品:不能以社会实践之名行牟利之实

原标题:强制学生卖保健品,不能以社会实践之名行牟利之实

今年暑假,大一学生李潇潇有些烦:学校要求全校学生暑假卖保健品,卖不出8盒没学分。暑期实践活动是温州商学院的传统项目,“今年的暑期实践活动要求大一学生卖优健肽,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不满。”温州商学院大三学生邱杰称,特别是把学分和“卖肽”联系起来,更让人反感。

暑假到了,开展社会实践是所有大学的常规动作。应该说,社会实践是不错的活动。校园里的学生终究要从校园走向社会,只有走进社会参与实践,才能把“课本知识”变成“实用知识”,“课本知识”才能有了价值。这就是我们说的要“学以致用”,而且社会实践活动,还能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认知社会、适应社会,为未来走进社会做好铺垫。

然而,温州商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不同的,不仅十分另类,还夹杂了不少问题。表面上看,作为一家商学院,把销售商品当做社会实践活动是没有问题的,也算是学以致用了,但这要看销售的是什么类型的商品。强制所有学生暑假必须销售保健品是“病得不轻”。

邱杰和李潇潇口中的“肽”全称为“优态健源胶原蛋白肽固体饮料”,是温州优健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小分子胶原蛋白肽产品。其介绍称,该产品功效强大,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儿童全部都可以服用,不仅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美容养颜抗衰老、保护肝脏清病毒、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可以调理肠胃缓胃痛、提高学习记忆力。

保健品,说到底还是容易引发争议和质疑的一种特殊商品。暂且不说这种保健品有没有“夸大其词”,有没有“神奇效果”,即便在这些环节上没有问题,可是“强制销售保健品”也是有问题的。

一个方面是,销售保健品是强制性的,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学生没有选择权;另一个方面是,和学分进行挂钩,不能按照要求销售保健品就拿不到学分。那么,一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往往不得不自己购买,无形之中增加了父母的经济压力。

由此不难看出,温州商学院如此举动,显得太不合理。商学院和商家联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未尝不是好事情,然而合作的商家也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如此合作法难免让人产生瓜田李下的想法,猜测温州商学院到底从保健品企业拿了多少好处。再怎么说,商学院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可千万不能以社会实践之名变成一个大商场。

责任编辑:张申

相关阅读:
四川女大学生青海旅游失联18天 警方:正开展后续工作 杭州“失踪”女子丈夫曾向家人表示:身正不怕影子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