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同济医院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 3—5年内拟投资建设8大基地

原标题:同济医院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 3—5年内拟投资建设8大基地

同济医院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项目开工现场。记者郭良朔摄

 7月20日上午,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动工开建。这是首个在北京、上海之外设置的国家级医学中心,也是第六个国家级医学中心,以同济光谷院区为建设主体,在3—5年内拟投资建设8大基地。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同济医院院长王伟介绍,该中心的建设围绕传染病、自然灾害、核辐射、中毒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等五大方向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复杂国际形势下可能爆发的生物战、核战争等,基于医教研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理念,按照“平战结合”的管理模式,集预防、预警、救治、管理、培训、研发六位为一体。

“增设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体现了国家对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决心。”王伟说,“其设置涵盖了预警、防治、救治全流程,以及补齐物资储备、药备及检测等一系列短板。”

中心还将着力构建横向八大系统。在组织架构的运行上,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采取平战结合应急管理模式。该中心在国家卫健委统筹下,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高级别学术委员会。

同济医院作为该医学中心主体医院,负责医学中心的日常运行和管理,确保医学中心按职责任务开展相关工作。

平时,中心办公室协调以疾病为中心的首席专家团队,按照疾病和重大相关专业的类型,分成各个工作小组,涵盖相关科室。

战时,当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中心需能够主动预警、快速启动、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资源,保证救治平台正常运营,协同后勤保障、网络技术知识团队一起,努力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减少身心创伤和社会影响。

在规划上,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为建立起智能预警系统。目前,同济医院正在紧锣密鼓建立大数据中心和预警中心,有望在11月前完成。

远期规划则是形成以国家医学中心为引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的“国家、省、市、县”纵向四级救治体系,最终打造集“预防、预警、救治、管理、培训、研发”等一体化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长效防控机制。通过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记者王恺凝通讯员蔡敏李韵熙

相关阅读:
时隔179天 武汉电影院开业啦 梅雨为何没有影响到武汉人的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