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揪出“獐子岛”严重造假违法,背后立功的“神探”是他!
破解“扇贝之谜”的最大功臣,竟然就是一天前刚刚发射成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文|阿晖
扇贝跑了,扇贝死了……在A股市场已经臭名昭著的上市公司獐子岛,从2014年到2019年持续上演“扇贝去哪儿了”的戏码,被股民们称为不折不扣的“戏精”。如今,獐子岛导演的这场丑剧终于迎来最终季。
6月24日,证监会宣布依法对獐子岛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对獐子岛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15名责任人员处以3万元至30万元不等罚款,对4名主要责任人采取5年至终身市场禁入。同日,獐子岛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厚刚,海外贸易业务群执行总裁勾荣,证券事务代表张霖递交的书面辞职申请。
证监会此时果断出手,揭穿了獐子岛持续多年的一连串“弥天大谎”,而破解“扇贝之谜”的最大功臣,竟然就是一天前刚刚发射成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连续两天占据新闻C位,北斗卫星风头无二。
1
扇贝六年四跑路闹剧
据证券日报报道,此前的几年时间,曾经的“水产第一股”獐子岛所养殖深海扇贝频频“受灾”。2014年10月,獐子岛公告称,2011年与2012年的底播海域虾夷扇贝,因受冷水团异动导致的自然灾害影响近乎绝收,獐子岛集团因此巨亏8.12亿元。一时间,獐子岛因“扇贝跑路”闻名A股。
2016年,獐子岛已经连续两年亏损,当年能否盈利直接关系到公司是否会“暂停上市”。獐子岛又利用公司营业成本核算与采捕面积直接挂钩的特点,随意记录采捕海域,通过虚减成本的方式来虚增2016年利润。2017年,獐子岛又以扇贝死亡为由,将以前年度已采捕完毕未结转成本的虚假库存一次性核销,造成2017年利润虚减。
此后的2018年1月和2019年一季度,獐子岛又分别声称因扇贝“瘦死”和“受灾”而导致亏损,被调侃为上演“扇贝跑了”之二三季。
2018年,獐子岛表示,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再加上高温导致虾夷扇贝摄食效率下降,造成扇贝瘦弱进一步加剧。长期累积效应导致扇贝死亡。2017年,该公司亏损7.23亿元。
2019年4月,獐子岛在一季报中表示,当期公司亏损4314万元,理由依然是“底播虾夷扇贝受灾”。2019年11月,獐子岛又发布公告称,底播虾夷扇贝短时间内“大规模自然死亡”,预计损失2.78亿元,约占截至2019年10月末上述底播虾夷扇贝账面价值3.07亿元的90%,对公司2019年经营业绩构成重大影响。
从2014年獐子岛发生所谓的冷水团事件,到2019年董事长吴厚刚表示因海水温度变化等原因扇贝再次大量损失,六年四次“扇贝大逃亡”堪称魔幻,使獐子岛这家上市公司一再引发外界对其关注。“扇贝游走了,扇贝回来了,扇贝饿死了,扇贝这回水温不好,喝死了”。市场对獐子岛扇贝事件的戏称,已令公司名誉扫地。不知道海底的扇贝如果能听到獐子岛的说辞,会不会“尴尬死”。
2
北斗还原渔船真实航迹
扇贝六年四跑路,獐子岛究竟发生了什么?2018年,证监会统筹执法力量,走访渔政监督、水产科研等部门寻求专业支持,依托科技执法手段,对獐子岛开展全面深入调查。而这个科技执法手段中最重要关键的一环,正是刚刚组网完毕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证监会在对獐子岛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详细披露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调查中的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其实在组网完毕之前几年,就已经可以开始提供定位数据服务,在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等多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北斗卫星民用定位数据的精度在10米以内,能够记录渔船位置、航速、航向等,可以用于捕捞作业分析。因为扇贝养殖具有海底库存及采捕情况难发现、难调查、难核实的特点,所以此次证监会独辟蹊径,通过调取扇贝采捕船只的北斗导航定位信息,从这里打开了调查的突破口。
獐子岛捕捞面积的多少由公司负责捕捞的人员按月提供给财务人员,整个过程无逐日客观记录可参考,财务人员也没有有效手段核验,公司内控严重缺失。可实际上公司采捕船去过哪些海域,停留了多长时间,早已被数十颗北斗卫星组成的“天网”记录了下来。
证监会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獐子岛公司27条采捕船只的数百万条海上航行定位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和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第三方专业机构,运用计算机技术还原了采捕船只的真实航行轨迹,复原了公司最近两年真实的采捕海域,进而确定实际采捕面积,并据此认定獐子岛公司成本、营业外支出、利润等存在虚假。证监会称,獐子岛存在财务报告严重失真、将利润由亏损披露为盈利、夸大亏损幅度等多项违法事实,违法情节特别严重,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3
“天网”之下造假无所遁形
在这次的处罚决定发出之前,獐子岛曾对证监会上述论证环节提出诸多申辩,认为分析报告中根据采捕船的航行轨迹推算獐子岛公司的“采捕作业区域”和“采捕作业区域面积”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假设,不具备证明力,同时还质疑北斗导航定位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证监会表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定位数据的精度在10米以内,能够记录渔船位置、航速、航向等,可以用于捕捞作业分析。证监会并非单独使用两份第三方机构报告,而是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用。两家权威机构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三版采捕区域图,结果差异不大,能够互相印证。其根据采捕船的航行轨迹测算得出獐子岛公司的实际采捕面积,是以真实、客观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还原客观事实,并不存在所谓的“诸多假设”。
事实上,通过证监会披露的北斗卫星定位数据分析,獐子岛隐匿成本,“寅吃卯粮”,操纵财务报表的造假行为无所遁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例如,上图红色区域代表的是獐子岛记录的捕捞区域,而蓝色的区域则是调查人员根据獐子岛的采捕船的卫星定位数据还原的獐子岛行驶轨迹。獐子岛所记载的扇贝捕捞区域与捕捞船只实际作业区域存在明显出入,通过这类造假,獐子岛便可少记录成本、营业外支出等。2016年,公司实际采捕的海域面积比账面记录多出近14万亩,这意味着实际的成本比账面上要多出6000万元人民币,这些成本都被獐子岛公司隐藏了起来。
再如,在獐子岛记录完成扇贝抽测的120个调查点位中,有60个点位抽测船航行路线其实并未经过。这说明獐子岛故弄玄虚,凭空捏造“抽测”数据,掩盖自身资产盘点混乱的问题。
獐子岛被处罚,网友拍手称快。正应了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有了天上的北斗卫星,不法分子要玩什么猫腻之前,先掂量掂量吧。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证监会稽查执法工作将更加智慧、更加高效、更加精准,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必将无处遁形。
来源:综合每日经济新闻、澎拜新闻、证券日报、央视财经、上海证券报等
责任编辑:范斯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