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女子实现珠峰南北坡双登:登顶后首先想给妈妈报平安

原标题:[紫牛头条]苏州女子实现珠峰南北坡“双登”:生死边缘徘徊,只想给妈妈报平安

2020年,时逢中国登山队首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苏州姑娘刘萍追随着攀登者的足迹,再一次登上世界之巅。5月28日10时50分,刘萍用时8小时50分成功冲顶珠峰。这是刘萍继去年从南坡登顶珠峰后,从北坡再次成功登顶珠峰,实现了珠峰南北坡“双登”,她也成为苏州第一个实现从南坡和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6月5日,刚刚从西藏返回苏州的刘萍,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讲述了她攀登珠峰的全过程。

偶然机会迷上户外运动

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登山梦

紫牛新闻记者在见到刘萍时,在她的脸上还可以看到这次攀登珠峰时留下的伤痕。刘萍出生于盐城响水,今年40岁,1999年来到苏州生活,如今在苏州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也许是天生爱折腾,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刘萍爱上了户外运动。2013年开始,刘萍从苏州经典徒步线路“灵白线”开始,渐渐迷上了登山。

生活中的刘萍

生活中的刘萍

从那时起,她一直在苏州周边爬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福建、西藏、新疆、非洲等许多山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2014年,刘萍独自在网上找车来到西藏,从拉萨出发,徒步走了趟“阿里大北线”,这条线路包罗了很多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是旅游探险的极佳线路。一路上,刘萍遇到了好多同行的人,他们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刘萍。

一路下来,刘萍的精神状态比较好,并没有出现高原反应。到了5600米海拔的时候,遇到一对老夫妻,他们已经有70岁了,但精气神很好。刘萍心想等自己到这个年纪也能像他们那样就好了。

到了山顶后,他们连夜又往山下走,已经很晚了,根本看不见路,都是大滑坡。“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那股劲,跟着当地人就一直冲下山,速度很快,到了营地,回头往山上看,看到许多头灯在不停移动,与天上的星星连成一片,那样的景色非常美。”刘萍说。

这些年,刘萍坚持每天五点半起床跑步、爬山,已经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此外,她还坚持一周两次环金鸡湖徒步一圈,以及苏州“灵白线”的往返,甚至还会选择夜爬。有一次,苏州举办半程马拉松活动。当天,刘萍早上跑完马拉松不过瘾,下午又走了一圈金鸡湖,一天的运动量将近40公里。

登珠峰前接受“魔鬼训练”

反复拉练等来最佳“窗口期”

今年4月10日,刘萍从苏州出发前往拉萨,再次踏上勇攀珠峰的征程。去年,她成功从南坡登顶珠峰,这一次,她将尝试从北坡登顶珠峰。到达西藏后,她有个重要任务需要完成,就是签署登山合同。“这个合同是登山圈内传说的‘生死状’。”刘萍透露,“合同共有九页,将登山途中的风险悉数告知,有点残酷,一旦发生意外,所有责任由登山者自己承担。”

刚到西藏,刘萍还没顾得上好好休息,便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印象比较深的是4月16日,晚上8点多到了洛堆峰大本营,我竟然出现了高原反应,头疼得厉害,什么也不想吃,那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凌晨4点多开始咳嗽,我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呼吸,头一直很疼,这也是我第一次出现这么严重的高原反应。”刘萍对记者说。

攀登珠峰过程困难重重

攀登珠峰过程困难重重

尽管如此,4月17日,刘萍还是和其他队友一起,穿着高山靴、冰爪,背着自己的物资,徒步往下撤,这一路特别难走,冰雪混合碎石坡,大概走了7公里左右,很多队友的脚都磨出了水泡。刘萍对记者说:“由于天气原因,虽然没有顺利登顶6000米山峰,但反反复复的拉练,身体基本上已经适应,这对接下来适应5200米珠峰大本营生活会帮助很大。”

“之所以反复在低海拔与高海拔区域往返拉练,最终目的都是在等待天气预报中的那个最佳‘窗口期’。所谓的‘窗口期’,一般是指有利于登山者冲顶珠峰的天气。但是今年,等待‘窗口期’的过程并不顺利。有专家用‘瞬息万变’形容珠峰变化的天气。不知道好天气什么时候有,还会不会有,这个等待的过程太折磨人了。最绝望的时候,我一度以为,今年自己可能真的跟珠峰无缘了。”刘萍感慨地说。

刘萍在攀登珠峰途中

刘萍在攀登珠峰途中

5月21日,刘萍从珠峰大本营出发,正式开始攀登珠峰,当晚抵达5800米过渡营地。“一直在调整状态,让自己保持平静,虽然走得不快,但自己的节奏还不错,终于在6点前到达6500米的营地了,状态虽然很好,却一直在咳嗽,到了营地,立刻喝了些白开水,喉咙里好像一直有炎症,稍微有点不适就想咳。”

5月25日,15名队员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出发到达海拔7028米的C1营地;5月26日,到达7790米的C2营地;5月27日,抵达海拔8300米的C3(突击)营地,准备冲顶。

刘萍在攀登珠峰过程中

刘萍在攀登珠峰过程中

冲顶途中困难重重险象环生

看到前辈遗体心生敬畏

刘萍告诉记者,最后的冲顶开始于5月28日凌晨2点,队员们都陆陆续续出发了,刘萍后来发现自己竟然是最后一个出发的队员。走出帐篷后,周围非常漆黑,只有头灯映照在积雪上,可以看见眼前的雪坡和前方不远处队友们的头灯发出的微弱灯光。冲顶路上也是一片漆黑,照明全靠头灯,大家需要紧紧拽着手中的引导绳一步一步缓慢前行。

在行进至海拔8550米附近的第一台阶之后,刘萍看到了一段悬崖式的冰岩混合带,此时,她的腿脚虽然有些不听使唤,但依然坚持向上攀登。到达第二台阶之后,刘萍开始有些紧张,因为这里是珠峰北坡路线的最大难点,需要通过5米多高垂直峭壁,攀登难度相当大。

攀登过程很艰难

攀登过程很艰难

经过几次尝试后,刘萍也没能攀登上第二台阶。高山向导在边上问:“你行不行啊?不行的话,我们就下撤吧!”由于没有合适的支撑点,刘萍只能双手紧紧拉着绳索,用膝盖顶着岩石向上攀登,终于越过第二台阶。就在此时,刘萍看到了附近有多具遇难者遗体,心里顿时充满了敬畏。

“身旁是直耸的悬崖峭壁,脚下是万丈深渊,耳旁是风雪交加,还不时能看到有人退出。”刘萍对紫牛新闻记者说,“当时都不敢回头看,只顾着一个劲地向上攀登,然后在心里不断给自己打气。”

一路攀登,刘萍不敢回头

一路攀登,刘萍不敢回头

14名队员在高山向导的带领下继续向顶峰进发。紧接着是一段陡峭的侧切面,狂风夹杂着积雪吹得人难以站立,只能小心翼翼地缓慢前行。刘萍由于戴的风镜较小,冰粒一直往眼镜里钻,打在脸上非常痛。过了第三台阶后,刘萍加快了步伐。28日上午10时50分,刘萍用时8小时50分终于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

登顶珠峰的那一刻,刘萍显得特别坦然,“那个时候虽然很高兴,但却没有想象中的兴奋,甚至还有些后怕。毕竟,前一刻还在生死边缘徘徊,登顶后第一件事就是想着给妈妈报平安。”刘萍说。

刘萍在珠峰上给自己打气

刘萍在珠峰上给自己打气

喜欢挑战自我

明年计划前往北极点探险

“只要活着,就要挑战自我的不可能。”这是刘萍的信仰。2015年10月,刘萍在队友的推荐下,有了爬雪山的想法。第一站就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2016年2月,她还参加了双桥沟攀冰训练。2016年5月,刘萍参加了敦煌大漠戈壁跑活动,独自完成了108公里的路程。2018年,她成功登顶8201米的卓奥友峰。

刘萍脸上遍布伤痕

刘萍脸上遍布伤痕

2019年9月27日,对于刘萍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天,她被邀请前去参加电影《攀登者》在上海举办的“冲顶·中国高度”全球首映礼。首映礼上,一直看上去很坚强的刘萍突然哭得很伤心。

“电影中飘扬的五星红旗画面在眼前展开,那是一种力量,一种红色沸腾的力量,它支撑着我继续往前。自己登顶的亲身经历与电影画面重叠,我被电影带入了真实的攀登世界不能自拔,坐在观影席,我泪流满面。电影结束时,我还没来得及从自我情绪中调整过来。”刘萍说。

“作为一名攀登者,我更想以攀登的形式,向珠峰致敬,向先行者致敬。”刘萍说。登顶下撤到海拔6500米的营地时,刘萍面对珠峰,感恩珠峰的接纳,更感谢珠峰的放生。“这次攀登珠峰的报名费是46万元,加上自己购买装备的费用以及来回交通费用,总共花费55万元。”

去年,刘萍从南坡攀登珠峰时,她所在的队伍第一个冲顶。刘萍告诉记者,去年从南坡攀登珠峰比较顺利,这一次从北坡登顶珠峰,却遭遇到了身体与心理的极限挑战。“攀登珠峰的经历,让我更加珍惜生命,学会思考人生;也正是一次次的挑战自我,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另一种人生境界的兴奋与喜悦。”刘萍说。

从西藏返回苏州后,刘萍目前已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她已经为自己设立了下一个目标:明年计划前往北极点,完成探险梦想,再一次挑战自我。

紫牛新闻记者|张毕荣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张义凌

相关阅读:
重庆女子日本遇害被藏尸行李箱 31岁男子被抓 建议武汉海关部门对进口食物进行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