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成热词,四川陕西浙江多省发文鼓励
流动商贩东躲西藏此前是中国城市中常见的一幕。近期,上述情况有望改观。“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成了城市管理政策的热门词汇。
今年3月,四川省成都市出台《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在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等工作前提下,允许在一定区域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和夜市、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区域贩卖经营。
“流动商贩”相关政策的放松迅速拉动了相关地区的就业。截至5月22日,成都全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748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82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891个,增加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临时投放点位6103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月28日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上为成都的做法“点赞”。李克强说,人民群众有无穷创造力。“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就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两周前,我看到报道,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中央文明办也于日前宣布,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也有全国人大代表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应因地制宜,释放出“地摊经济”的活力。“地摊经济”商品的多样性及微利模式,满足了社会不同消费群体多元化消费需求,方便了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可为贫困群众就业提供一个较好出路。
杨宝玲说:“有些农副产品季节性很强,收获之后集中上市;在城市里,百姓有这方面的购买需求,季节性商贩也有经营的需求。城市居民和农民都需要释放这样一个空间。我建议在居民区等地提供限时摆摊经营的地方,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同时给低收入家庭提供购买农产品的服务。”
四川成都放松“流动商贩”政策效果显现后,不少省份紧随其后出台了类似政策。
陕西省于5月27日公布《陕西省促进市场消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若干措施》。文件中提及,疫情期间,城市管理应坚持柔性执法,在不影响人行通道、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城区临街店铺出店经营,允许大型商场适度占道促销,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摊点摊区,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占道经营。
浙江省日前也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预留自由市场、摊点群等经营网点。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放开‘地摊经济’不是‘放手不管’,需要边界,要有一定规则。”汪玉凯说,过去的政策过于严厉,越是大城市管得越严。而实际上,这些地摊商贩如果能在比如一个时段、一个范围内有序开放,用规则逐渐调整人们的习惯,是可以规范的,不该因为它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就将其“扼杀”。
澎湃新闻记者韩声江
责任编辑:宣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