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莞公安机关反诈试点成效初显
■厚街警方织密反诈公共宣传“视网”厚街公安分局供图
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不断加大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破案数逐年上升。但是,警情却还是持续高发,并且作案手段层出不穷、打不胜打。面对打不胜打的局面,如何破局成为全市公安机关急需攻破的一项课题。为此,市公安局积极思考,探索从以打为主向打防结合转变。2019年底,经过多次调研后,市公安局决定将厚街作为防诈试点培育,总结一批高效、可复制防范机制,为全市打开一条防范之路,实现“厚街创试点,全市共借鉴”目标。
如今,试点将近5个月,厚街公安分局探索出了哪些经验呢?4月21日,记者在该分局进行了深入采访,并跟随办案民警,体验了厚街公安分局的反诈新模式。
新机制:
“科技+民警”快速联动反诈骗
4月21日晚上7点,刚吃完晚饭,厚街公安分局河田社区警务室警长李达新整理了一遍衣装,拿着对讲机在辖区“逛”了起来,和商户、房东们拉家常,了解辖区民情动态。突然,李达新的对讲机传来了一条紧急指令:河田社区某出租屋内,一刘姓女士极有可能正在被电信诈骗人员“套路”。
接到指令后,熟悉社区状况的李达新仅用5分钟就赶到了刘女士住处。及时叫停了正打算转账的刘女士后,李达新还在现场对刘女士进行了一番教育。
原来,晚上7时15分许,刘女士接到了一个“社保局工作人员”电话,要求其对之前一单医保费15800元金额进行解释,后让她将银行卡资金转入对方银行账号。“社保局工作人员”电话与刘女士持续接通后,厚街公安分局的反诈系统发出了预警,指挥中心立即将警情传达到了正在辖区“逛”着的李达新,从预警到民警上门劝阻,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反诈预警系统试点前就已经建成了,但要将科技优势高效落地,就离不开与基层民警的快速联动。”厚街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教导员林明告诉记者,成为试点单位后,厚街公安分局将反诈工作与基层警务改革两者进行了有机融合,将系统反诈警情,按照警长的网格信息,进行精准推送,充分发挥警长在辖区的“熟人”效应,最快地到达现场取得当事人信任。
“尤其是在反诈应急处置上,效果明显,试点至今,我们已经及时上门劝阻‘叫停’了60多名像刘女士这样的市民。”林明说。
新思路:
紧扣“群众知晓率”解难题
实际上,“反诈预警应急”机制,仅是厚街公安分局试点工作的一个点。林明告诉记者,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后,厚街公安分局便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率、二线、三点、四网”的反诈骗工作思路。通过宣传队、志愿者队伍、社区“八员”队伍等组成全镇反诈宣传的“人网”,公共宣传的“视网”、“声网”和“互联网”,运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围绕群众的生活点、工作点、居住点,实现了对群众生活、工作场所的宣传全覆盖,有效地提高了群众反诈宣传的知晓率。
为何要紧扣“群众知晓率”进行试点?对此,林明结合自身经历,以及分局的综合研判,向记者详细阐述了其中缘由。
“2016年春节刚过完不久,我接到了白濠社区一事主的报案,事主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因在网上和陌生人交易被骗了3万多元。后来,我们在外省追踪了2个月,终于抓获了7名犯罪嫌疑人。”林明告诉记者,案件虽然破了,但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却无法全部追回,有的受害人因无法追回损失财产,在指证嫌疑人罪行上积极性也不高,变相地降低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成本。林明告诉记者,因为犯罪成本低,厚街分局近年抓获的电信诈骗案犯罪嫌疑人中,超3成是累犯。
“由此可见,不论是‘防’还是‘打’,群众知晓率都至关重要。”林明说。
新做法:
端口前移打防并重获成效
厚街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后,立即建立了反诈中心,组建反诈队伍,提出群众知晓率全年实现100%的总目标。并结合现实情况,将工作思路从“以打为主”转为“打防结合”,将工作端口前移,依托基层,群防群治。整合辅警、网格员、志愿者、保安、房东等各方力量,组建义务防诈宣传队伍。建立“反诈先锋”微信号,由警务区植入“一呼百应”等工作群,反诈中心安排专人运营,精准快速宣传防诈,打造宣传矩阵。同时,明确警长、辅警、网格员责任,以考核知晓率为手段促进群防群治工作。
在“防”的同时,厚街公安分局还采取“清网梳格”举措,常态化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清网梳格”工作,全面清查、梳理、整治重点人员和场所,重点针对电诈高危人员、电诈窝点进行清查梳理,并通过举报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在全镇范围形成强大震慑效应,全力挤压诈骗分子生存空间,使诈骗分子“不敢留、不敢来”。
一系列措施不断推出,成效渐现:今年2月厚街发案同比下降6.9%,3月发案同比下降11.4%,厚街群众知晓率从年初21.7%上升至目前41.8%。随着“一率、二线、三点、四网”工作思路的不断深入,厚街镇防诈骗知晓率不断提升,发案不断下降,两者之间此长彼消,防诈试点工作成效初显。
记者王子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