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频频刷新收治记录!小汤山定点医院有位“马四百”医生
一头白发,一脸和气,一身干劲。这是小汤山定点医院的医务人员对马迎民的印象。
马迎民,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专班副组长。在小汤山医院工作的这些日子里,人送外号“马四百”。
“马四百”频频刷新收治记录
“今天再收治400人!”
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启用第四天,马迎民接到了最新指令。
3月16日,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启用。之后,马迎民每天都在挑战自己的极限。“医院收治的需筛查人员数量,每天都以百人速度在增加,床位快速周转的同时还要保证筛查质量,不能漏掉一个确诊患者。”
在这样的压力下,马迎民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保证筛查质量,确保“零漏诊”。
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启用初期,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中需筛查人员、疑似病例及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治疗。为了保证快速的床位周转率和筛查质量,马迎民带着医疗组制定了周密的筛查医疗流程,对所有医生进行细致培训,制定一次筛查、二次筛查、再次筛查的人群适应症;建立了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沟通快速通道,采用24小时连续工作方式:人员轮动、工作不停;打通了筛查人员离院各个环节,做到尽快出院。多管齐下,全力迎战。在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启动的第4天,就达到一天接收394名需筛查人员的筛查能力,再次刷新了小汤山定点医院单日收治量记录。
自此,小汤山医疗组的微信群名就改成了“马400”。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马400”的团队做到了。一脸和气的马迎民说,这是整个小汤山定点医院团队密切协作的成果,专班领导指挥、市属医院医疗队的全力参与,从入院、下医嘱、标本采集与转运、核酸检测、CT检查、结果回报、病情判断、出院组织等关键环节点对点盯防,才能完成这项艰巨任务。
确保“零漏诊”首席专家坐镇院内会诊
小汤山定点医院自启动以来,累计接收需筛查人员2160余名。面对如此高的收治量,如何确保不遗漏掉任何一个疑似或确诊病例?“我们要发挥专家优势,通过建立专家会诊机制,确保任何一个疑似或确诊病例不被遗漏。”马迎民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被专班组任命为院内专家会诊组的首席专家。
马迎民从支援医疗队中挑选了10名高级职称的呼吸、重症专业的西医专家和5名高级职称的中医专家,共同组建了院内会诊组。会诊组每天都要召开例会,早晚各1次,对在院确诊患者逐一进行讨论,对筛查中有疑问者进行讨论。
“所有疑似、确诊病例,马迎民都要亲自过目,有他坐镇,我们心里都特别踏实。”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工作专班副组长、北京世纪坛医院党委副书记陈静说,大家碰到疑难病例,首先想到的就是马迎民。一名需筛查人员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CT检查显示肺部有片状阴影,具有密切接触史,但核酸检测为阴性,第二天、第三天复查核酸,结果还是阴性。“一直是阴性,无法确诊怎么办?时间到了是不是解除隔离?”负责医学观察的人有些拿不准,打来电话询问。“一定不能漏诊。”马迎民立即组织院内会诊。
“新冠肺炎确诊靠的是综合诊断,而不是某一个临床指标,这名被筛查人员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要继续观察,不能放过每一个疑点。”专家会诊组给出了明确的筛查指示。
在第六天的核酸检测,该名需筛查人员的结果确定为阳性。最终的结论也证实了专家组的推断。
“每个人受感染病毒量、个体免疫力等多方面影响,会导致少部分病例出现了多次检测阴性后,才出现阳性的情况,因此我们要从流行病学史、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决不能放漏掉一个可疑病例。”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启动一个月以来,马迎民组织院内专家会诊60余场,保证了筛查质量,实现了“零漏诊”的目标,他的一头白发更白了。
与“战友”一起扎根小汤山病房
在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马迎民主要负责医疗救治和病例诊断。“他和我们一线医生工作的节奏是同步。”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麻醉专业组组长、北京朝阳医院王晖主任说,马迎民一直都是以身作则,一身干劲。遇到疑难病例,他立刻穿上防护服进到隔离病房,与一线医生一起进行查房。核酸检测后半夜里才出结果,马迎民就和医生们一起等到后半夜。小汤山定点医院新建院区的10栋病房楼里,都有马迎民的身影,走完10栋病房楼,大半天就也过去了。在病房里,马迎民会亲切地称呼每一位医生为“战友”。
现在,马迎民依然和战友并肩作战在小汤山医院。
每一个日日夜夜的奋斗,就是为了早日迎来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