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封城、网课、线上刷题…湖北2020届高考生的“特殊”考卷
得知开学时间要推迟,成文方班主任立即就给他的高三班学生、家长开了一个线上班会:“大家要做好长期上网课的心理准备,做好返校就高考的心理准备。”
研究2003年的高考情况,这位在武汉执教二十多年的高中老师预估,今年的高考可能不会推迟。2003年非典肆虐,北京考生直到5月才返校,当年是中国高考时间从每年7月改到6月的第一年,即便那时候网络上课还没那么普及,北京地区的高考也并未推迟。
17年过去了,这群对“98洪水”“03非典”毫无记忆的武汉学生走上高考考场。这次,集中爆发在武汉的新冠肺炎,让他们变成了“最特殊”的那一届。
开学遥遥无期,在线网课再不适应也得适应。武汉的高考生们和自制力做斗争、和学习效率做斗争。有时候,他们也在网上自黑一下,“生于非典,高考于新冠,没有自主招生,能不能复读不知道”。特殊的时间,特殊的群体——他们都清楚,必须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
3月13日晚,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公开表示,对于高考会不会延期举行的事宜,教育部正广泛征求各个省、区、市相关部门,包括考生代表和考生家长的意见,近期会作出决定。
疫情风暴中心,考生的焦虑又多了一重
“武汉成封城疫区,那种感觉有点词穷”
1月23日,武汉封城了。17岁的张优琪说,她难以用语言形容当时的那种心情。
“挺难受的,我从小在武汉长大,武汉什么时候都是豪爽大气、热情包容的。现在突然成为被封城的疫区,那种感觉,有点词穷。”张优琪说,封城一周前,她还在学校正常上课,时至高三,早出晚归是常态。
学校原计划1月22日放假,结果20日当天连晚自习都没上就放假了。实际上,在1月20日前后,武汉的疫情形势已经很严峻了,但学校里没多少人戴口罩。“当时教室、走廊都没有人戴口罩,我们走出去才戴,你想想教室人那么多、空气还不流畅。”张优琪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挺后怕的。
和记者交流的学生、老师分布在武汉市的不同学校,他们都称,万幸自己学校的师生没有感染。
不过,有的学生就没那么幸运了。1月末,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的高三学生黄玉婷和她的爷爷奶奶都不幸感染。在集中收治的过程中,爷爷奶奶进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住院治疗,黄玉婷是轻症患者,在2月8日进入方舱医院接受治疗。
吃过晚饭后,方舱医院的患者们或收看热播连续剧、或在护士的带领下跳广场舞。而在583号病床边,黄玉婷在摆满备战高考书籍资料的小桌前安静地学习。2月24日,黄玉婷治愈出舱。
巨大的变故面前,原本就承受着较大心理压力的高三考生们,又增加了一重焦虑。
黄冈中学高三学生复习日常
“在家刷题,但怀念学校激烈竞争氛围”
早上六点半,高考生曾子墨书房的灯亮了。高考的日历越撕越薄,曾子墨一天的复习从家里的早读开始。
曾子墨的学校名字,想必世人都不陌生——黄冈中学。经历过高三的人,谁没做过被出版商炒得满天飞的“黄冈密卷”?最辉煌的阶段,黄冈中学的考生常常包揽湖北省高考的前几名,走进北大清华的黄冈孩子,曾每年多达三位数。尽管如今的黄冈中学已不复当年辉煌,但这所学校寒窗苦读之风仍在。
紧邻武汉的黄冈市总人口750万,是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人口大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黄冈市确诊病例数量曾一度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武汉。
“疫情真的是突如其来,但我们学校的反应速度也挺快的,采取了线上教学。”曾子墨也和千万考生一道,共同经历着这份特殊的独家记忆。
虽然学习环境变了,但曾子墨和同学们的学习节奏却丝毫没有松懈。早读一个小时后,吃早饭,然后分别是上午、下午的两大节课,下午五点网课结束后,开始自习、复习。
即便大家四散在家,每晚七点,黄冈中学高三生专属的考试时间依然雷打不动。据曾子墨介绍,老师把卷子传过来后,有条件的同学打印试卷答题,家里没有打印机的就把答案写在纸上拍照传给老师,“有的班级的老师会开屏幕监控,有的让家长监督。我家长工作忙,也没办法监督我,全凭自觉。”
每天的考试完后,曾子墨继续复习,直到晚上11:20左右。“除了每周日早上可以休息一下,其他时间都在学习。”
曾子墨还是怀念学校里上课的状态。“在学校里,早读时我们会大声朗读。为了争取多一点的学习时间,大家都是跑步到食堂吃饭,然后迅速回到班里学习。那种感觉真的特别带劲,特别好。我很怀念那种激烈竞争的感觉。”
疫情下的武汉街头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建摄
“最长寒假”拉大学生差距
“上任何课都需要电子产品,说不玩我自己都不信”
疫情来袭,湖北的高三学生们也经历了一次“最长的寒假”。
在学生和家长们之间,一句玩笑一样的“真相”流传甚广——“上联:不怕同学是学霸;下联:就怕学霸放寒假;横批:差距越拉越大”。
平时在学校里,自律性欠佳的学生们还能在纪律性、规范性极强的课堂上保持专注,可在寒假期间,这就难了。而这个群体恰恰是学生中的大多数。
1月30日,罗荔荔接到老师通知:返校时间延迟,具体时间待定,2月1日开始上网课。“贪玩在高中是没有好果子吃的。”罗荔荔说道,她和同学一起定了学习计划,“早上6:55早读、上午听网课、下午2:00~5:30连麦学习……”
所谓连麦学习,是她和同学想出来的,她们俩把语音和视频开着,互相督促,营造在学校学习的氛围,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讨论。“但是会忍不住开始聊天,差不多坚持一周后就停止了。停止后我又没动力了,早读什么的都是在床上完成。”
“在家复习、上网课的前一个月,效率很低。平常家长管得严,我几乎从高二下开始就没有再碰过电脑、电视、手机了。但是现在一下子什么都需要电子产品,说不玩我自己都不信。”罗荔荔坦言。
记者将她的这番话转述给成文方,成文方评价:“那位同学说得很真实。”不能每天面对面看到自己的学生,也让成文方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线下上课,谁听明白了、谁听得吃力、谁走神儿了,我站在讲台上看一眼他们的表情,就一目了然,现在上网课根本做不到。”
学校建议,由家长监督孩子的学习,可成文方发现,这只是理想化的情形。
“刚开始上网课时,我班上有个学生,家长要坐在后面听,他不愿意,两个人大吵一架。吵架后孩子在家里闹脾气,家长一气之下不给饭吃,孩子也顺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睡觉不出来。后来我再给家长、给学生分别打电话调解矛盾。”成文方说。
成文方和罗荔荔都还是武汉重点高中的师生,上网课的硬件设备无虞。对湖北其他地方普通高中的学生们来说,失去学校环境后,那种学习的差距感更为强烈。
汪任宇是湖北省天门市一所普通高中的学生,他姐姐说:“疫情期间不能去学校,我觉得他学习动力更不足,在家学习效率比较低。父母说他也听不进去。”
由于家在天门农村,汪任宇家里没有电脑、也没有拉网线,之前网络营业厅也一直没营业,他只能用手机买流量上课。“每天对着屏幕,老师不知道我在干什么,也很难集中精力。”
汪任宇的姐姐觉得,以弟弟的成绩,本来希望他能考个本科,现在被疫情这么一耽误,真是说不清楚了。
不放过每一秒复习的机会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建摄
三月上旬全市高三调考
和线下考试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
这些以前终归是有些贪玩的同学们,现在却无比期盼开学、无比期盼考试。
“平时在学校的时候,考试会很多,但自从上网课后,就没有一次正规考试了,没有排名也没有分数,连自己这段时间是进步还是退步都不知道,这就很迷茫。”3月1日,罗荔荔对记者说,“原定于2月中旬的全市调考都没有了,到了高三大家都开始渴望考试了。”
2月26日,武汉市组织了一次全市高三英语试测。据师生们反映,这是为3月举行全市的在线调考做测试准备。大多数学校都很重视,提前做好了组织动员,让同学们将这次测试当成一次宝贵的练兵。
那次英语试测举行得并不顺利。卷子一发下来,大家就发现,这是以前考过的题,两分钟后答案就在网上传开了。交卷的时候系统崩溃,场面混乱。
“之前测试系统崩溃的事情我们也向相关部门反馈了,我觉得高考迫在眉睫,万一一些内容不能及时提交上去,影响学生的成绩和考试结果的真实性,就很麻烦了。”高三老师李晓辉说。
除了考试,为了应对网络教学,学校和老师们也在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
“我们开网课的时间是2月10日,挺晚的,有的科目老师直接跳到第二轮复习了,第一轮复习都还没结束。”张优琪回忆称,她所在的学校也是一所不错的重点高中。
罗荔荔和成文方各自的学校都是在2月1日开始上网课的,但罗荔荔的学校最初是14个班的全年级一起上大课,意味着700多个人同时在线,网络时常瘫痪。后来才改成每个班各自上网课。
“有一天快上课的时候,我家的路由器突然坏了,临时去买根本来不及。我就在小区业主群里问,有没有谁家有多余路由器可以借用的。还好很顺利地找邻居借到了。”成文方说,总之电脑等设备有不确定性,不知什么时候又出点什么问题。尤其对那些60岁年龄段的老师而言,的确是不小的挑战。
3月7日、8日,武汉市举行了全市高三的调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多位老师、同学了解到,这次考试比较顺利,系统崩溃等情况没有再出现了。但李晓辉也提到,和原本的线下考试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还是存在延迟交卷的情况。”
大家都渴望好天气的到来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建摄
“新高考”前,
最后一届考生有复读机会吗?
“你知道吗,我们可能是不能复读的。”距离高考只有不到90天,和高考生们的采访大多约在他们复习时间的休息片刻,时间宝贵。可遇到记者的提问,他们还是难忍倾诉的心情。关于复读的困扰,是几乎每个考生都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到的这届学生的“痛点”。
2019年4月2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省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湖北省开始实行高考改革,2021年将迎来首次新高考。
记者查询湖北省政府、湖北省教育厅官网上的文件了解到,全省统一高考的测试项目由原来的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变为“3+1+2”,即语文、数学、英语必考,物理、历史选一门作为选考科目,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两门作为选考科目。选择性考试的赋分规则也有变化。
和记者交流的武汉高考生们,大多说不清新高考的具体规则,但能得出一个结论:“考纲更新、教材更新”。而且他们都很清楚确定的一点是:“我们没有参加合格考试。”
按照上述文件,参加新高考的湖北省学生将在高考前,先参加“合格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一次,成绩不合格的有一次补考机会。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下学期期末。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二上学期期末。
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目前已念完了高二上学期。“湖北省高二的学生在2019年12月进行了首次合格性考试,这是一个参加2021新高考的基本门槛。”成文方解释道。今年高考的这届学生(2017年秋季入学),是最后一届实行“老高考”的考生,他们在高一高二时并没有参加新高考背景下的“合格考”。“如果这届高三生想要明年复读高三,你怎么合格考呢?没有合格考的成绩怎么高考呢?”
也有湖北省的复读学校向记者表示,这届高考生是可以复读的。另外,参考较早执行新高考改革的山东省的政策官方解读,具有普通高中完整学习经历,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有不合格科目的学生,可以获得学校颁发的结业证书,以同等学力身份报名参加高考。“总的来说,湖北省将如何执行,目前确实还不清楚。这‘新老交替’的一届能否复读、怎么复读,我们尚不明晰,很多师生还是担忧。”成文方告诉记者。对此,武汉教育人士也表示,大家都在观望。
记者多次拨打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教育局公开电话尝试咨询高考复读相关政策,但或因疫情影响,均无人接听。
目前,对于这届高三生的复读内容,还没有官方公开信息披露。
一位湖北省教育厅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高考政策非常敏感,如果有新政策出台,教育厅会在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目前)请考生按学校安排的节奏复习备考。”
“无论如何,我们都把今年当作是最后的机会,唯一的机会。”参加“艺考”的湖北高三生蒋锐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对我们艺考生来说,专业课和文化课真的很难平衡。我们本来把希望寄托在各个高校的艺术生专业校考上,花了很多时间在专业集训上,因为疫情的缘故,校考时间大多延迟了。现在只能好好学文化课,但是校考时间越推迟,我们的专业水平就越难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所以顺其自然吧,尽力做好眼下的事情。”
武汉的樱花已开满街头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建摄
守住高考最重要的“公平性”
“不是你一个人特殊,全省考生都一样”
“生于非典,高考于新冠,没有自主招生……”成文方将这句话放在了他开班会的PPT上。
“我觉得这是这届高三生的自黑,也是他们的自我鼓励,事情已经这样了,大家只能背水一战。”成文方认为,实际上,因为各所高校向湖北省发招生指标,说白了是湖北省考生之间的竞争,所以无论其他的外部条件怎么变,只要是全省同一时间复课、同一时间考试,高考的公平性就没有被撼动。公平性是高考最重要的原则。
1月15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2020年将全面取消自主招生考试,面向36所双一流高校的招生计划“强基计划”将取代原自主招生计划。
教育部2月底的通知显示,关于复课,原则上高三年级实行省域同步、初三年级同一市域同步。3月13日,教育部方面又公开表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应该优先保障高三和初三开学。
“有的家长提出能不能给湖北的考生降低录取分,我觉得这是错误的观念,高校给湖北省的录取名额是一定的,给全省考生统一加分或降分对录取比例来说没有影响。”成文方表示。
在李晓辉看来,“这届确实是特殊的一届,但不是你一个人特殊,全省考生都是一样的特殊,既然整一届都在同样的特殊环境中竞争,那么高考仍然是公平的。”
此外,湖北省高三师生们关心的还有,全国各高校此次有没有可能增加对湖北考生的录取名额?尤其是重点大学。《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致电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6所分布于全国多个城市的重点大学招生办,其中暨南大学和兰州大学的招生办接通了电话,其余均无人接听。
暨南大学招生办相关人士表示:“湖北省学生与省内学生竞争,不和其他省份竞争,具体的招生政策以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为准”。兰州大学招生办方面也表示:“一切要看教育部的相关规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蒋锐、罗荔荔、李晓辉、周杰曼、汪任宇、张优琪、曾子墨为化名)
3月19日,武汉新增和疑似病例均为零,一切都在向好。武汉的高考生们,也会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丨高考的“特殊记忆”,不止这一次
一位曾经参加2003年高考的亲历者回忆道,那一年他们的数学考卷在考前被盗了,只能临时换卷子。“是那种巨难的题,好多人考出来都哭了。”
17年过去了,现在的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2008年汶川大地震,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多少高三学生当时还正在教室里复习,突然遭受“天崩地裂”。
12年以后,当时的高三学生们如今很多也已经从高校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经历了巨大的意外,我们仍能看到鼓起勇气回归正常生活的他们。
“困难是肯定存在的,我们一起想办法,再难也要挺过去。”一位武汉高三学生的老师群发了一段语重心长的信息。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