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留学生自述:我从意大利回河南在米兰被要求摘口罩
在米兰曾被路人要求摘口罩回程前先报备到家后隔离14天
留学生自述:我从意大利回到河南
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升级,确诊人数破万。疫情阴云下,不少在意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在米兰读书的王映淼也是其中之一,她曾在意大利戴口罩被要求摘下,为降低风险,王映淼选择回国。如今已经在家乡河南集中隔离4天的王映淼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回国是为了保护自身安全,同时她也希望所有从重点疫区回国的人员提前能做好报备和防护,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王映淼已经在意大利米兰学习生活了2年,她在米兰新美术学院攻读时尚设计专业,今年夏天即将毕业。回国休完圣诞假期后,王映淼在1月初回到意大利,那时无论国内国外,都还没传出新冠肺炎疫情。
1月底,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逐渐严重,王映淼也在一直关注疫情发展。为了应对不时之需,早在中国疫情暴发后,王映淼就开始在意大利买口罩,“因为欧洲人没有戴口罩的习惯,那个时候也不太好买,很多药店都需要预约才能买到。”
2月下旬,意大利疫情突然严重起来,确诊病例从个位数增长到几十再到几百,王映淼所在的学校也宣布停课。王映淼告诉北青报记者,疫情刚暴发时意大利街头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大部分人都没有戴口罩,出于担心,王映淼戴上了口罩。有一次她走在路上被人拦住,对方要求她摘掉口罩,认为这样影响不好。王映淼告诉北青报记者,除了曾被要求摘口罩外,自己的同学也因为戴口罩受到歧视,“也有人帮我们说话,我觉得歧视还是在少部分人中吧。”王映淼说。
随着疫情发展,王映淼决定自我隔离,从2月末开始她没再出过小区大门,食物是从华人超市购买后快递到小区门口。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王映淼的母校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为帮助在意学子度过疫情,给他们寄去300只口罩,“我领到7只,虽然不多但真的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疫情加剧后回国途中戴口罩多是中国人
在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就是伦巴第大区,而米兰则是伦巴第大区首府。疫情暴发后,远在国内的父母一直关注疫情,劝说王映淼回国。“我周围很多同学的父母都劝他们回国,但因为我们是毕业生,回国可能会面临延期毕业等情况,所以我们都很犹豫。”
8日早上,父母又劝王映淼赶紧回国,但她仍旧没下定决心。意大利卫生部在每天下午6点公布前一日确诊人数,3月8日下午6时,意大利新增新冠肺炎1492例。一直关注每日数据的王映淼发现,疫情并没平稳或好转,她当即下定决心回国,并在当晚买机票。
王映淼本打算买10日的机票回国,但机票售罄,她只好买了9日上午经阿布扎比转机回国的机票,一张经济舱机票售价高达1万元。3月9日,王映淼和另外两个中国同学包车去机场,虽然前一日意大利已经宣布封锁伦巴第大区和11个邻近省份,但米兰街头车辆仍旧不少,出城似乎并未受到限制。
在米兰马尔彭萨机场,王映淼发现机场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人戴口罩,而反观回国的中国人则都做了严密的防护,口罩、眼镜、帽子,甚至还有人穿上了防护服。王映淼告诉北青报记者,从意大利出境到转机阿布扎比,无论是在机场还是在飞机上,并没有额外的检疫措施,飞机上空乘也没有佩戴口罩。
落地接受排查回到河南居家隔离
北京时间10日早上8点多,王映淼落地首都国际机场。此前不久,乘客被要求填写健康申报表。落地后,两三个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登上飞机,告诉乘客为防疫要求,叫到名字的乘客需要与工作人员先行下飞机。王映淼成为被叫到名字的若干位乘客之一。
下飞机后,工作人员带着王映淼来到由隔板组成的临时医疗排查区,除个人健康状况外,还需要填报更详细的个人信息以及接下来的行程信息,并且在此做了咽拭子检测。整套流程下来,已经到了中午12点多,王映淼由工作人员带出关。据她介绍,离开机场前工作人员会统计检查旅客的行程。王映淼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一个同学转机去福州,因为是临时买的票,福州机场工作人员并不知道她从意大利回国,这位同学主动报备后被送去集中隔离。
为了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王映淼没有换乘公共交通,而是让父亲从家里开车来接,当晚9点多,她抵达家乡河南新乡。王映淼告诉北青报记者,从意大利回国前,她已经让父母向所在社区报备,同时也向母校华中师范大学报备。到达新乡后,父亲直接把她送到隔离点,而父亲则在社区监督下居家隔离14天。
提醒其他归国留学生回来前要先报备
此前,从重点疫区回国的华人华侨曾遭到质疑,很多人担心输入性疫情。王映淼告诉北青报记者,她也理解大家的担忧,如果她在意大利独居,可能也不会选择回国,毕竟旅途也有风险。但因为在意大利是与室友合租,无法确认他人行程,再加上如今意大利确诊人数激增,医疗资源不足,她认为还是回国更安全。
王映淼把她回国的历程以及隔离情况都写成日记发在微博上,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分享自己回国的经历,是希望告诉其他想要回国的留学生,一定要把对自己和对他人的风险降到最低,比如一定要提前报备、最好不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我是凌晨买的机票,当时就告诉了父母,他们第二天一早就向我们所在的社区报备了。”
13日,王映淼已经在新乡隔离点隔离4天。每天工作人员把一日三餐送到门口,并多次消毒,隔离人员需要每日两次上报体温。虽然要一个人在隔离点14天,但王映淼认为相比在意大利的担心,如今很踏实,“隔离点也有医生监控我们的身体状况,感觉还是比较温暖的。”文/本报记者张月朦统筹/池海波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