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家门口就能做肾透析,太方便了!”

“家门口就能做肾透析,太方便了!”

在家门口能做透析,市民感觉很方便

“家门口就能做肾透析,真是太方便了!”11月19日,武汉市第一医院汉西院区血液透析中心启用百日,引来社区居民一片叫好。“每天都有10多个病人,全是住在周边的居民。”市一医院肾病内科主任、血透中心负责人熊飞向记者透露,汉西院区血液透析中心首期开放透析单元32个,作为武汉市第一医院血透中心的一部分,和医院本部实施一体化、同质化管理。

“本部血透中心已经全部满员,汉西院区目前还有一半的余位。”熊飞建议,家住东西湖和古田片区需要血液透析的居民,最好去汉西院区,既不用预约,也不用排队,停车方便还不收停车费。

本院血透病床一床难求

分院启用方便周边居民

早上9点不到,汉西血透中心已有近十名老患者前来治疗。

 81岁的刘奶奶住在硚口区社会福利院,与汉西院区血液透析中心只有一楼之隔。2017年9月,刘奶奶因高钾血症住进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查发现肌酐大大超标,连着做了3次肾透析才恢复正常。

 9月初,刘奶奶的病复发了。儿女工作太忙,一想到要去很远的医院做透析,腿脚不利索的刘奶奶就急得整夜睡不着。正好旁边的市一医院汉西院区血液透析中心启用,刘奶奶连连叫好。

家住古田的陈老伯是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老患者。“我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近20年,如今生活能自理,还能给家人做饭。”陈老伯说,汉西院区血透中心同是本院的医护人员,而且就在家附近,更方便了。

据了解,武汉市第一医院本院的肾病内科透析中心是中部地区最大的血液净化中心。截至2019年底,血液透析中心保有病人量600余人,占整个武汉透析病人的10%以上。腹膜透析中心保有病人量近500人,占武汉腹膜透析病人总数的20%以上,人均生存质量居全国前列。

国家级重点专科“下沉”到社区

两个院区血液透析同质化

《中国慢性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发病率高达10.8%,其中终末期肾病患者约200万。目前,我国透析登记的患者只有约70万人,透析治疗率仅为30%。这与我国透析医疗资源少、血液净化床位供不应求密切相关,公立医院现有的医疗资源远不能满足基层肾病血透患者的就医需求。

作为武汉市血液透析质控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和湖北省血液透析培训基地,武汉市第一医院肾病内科多年来坚持中西医结合,在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面颇有建树。他们积极倡导江城血液净化中心同质化发展,量身开发了透析管理软件,并依托信息化软件成功开发了武汉市血液透析质控平台,将全武汉市透析相关信息纳入规范管理,推进同质化发展。

据了解,目前汉西院区血液透析中心全部按照最高标准定位,均是国内最先进的血透机,同时配套最先进的集中供液系统,配液、供液、清洗、消毒自动完成,保证了高质量的透析治疗。

掌上超声让血管可视化

给血管造瘘穿刺装上“透视眼”

血透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透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存质量的好坏。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护士张璜告诉记者,透析时要获得理想的血流量,必须有良好的内瘘做基础。内瘘相当于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而穿刺的成功率直接决定了内瘘的使用寿命。

护士穿刺一针准,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增加血液透析的充分性,也能让内瘘的寿命维持得更长一些。张璜说,以往血管穿刺,护士都是靠手摸,是盲穿,凭的是经验。开展多普勒超声辅助内瘘穿刺的新服务后,护士借助掌上超声设备,顺着血管的走向贴近皮肤,便可以清楚地看到血管的粗细、血管内壁的情况。

血管变得可视化了,进针的情况也一目了然。张璜表示,这相当于在血管里装了一双“透视眼”,穿刺成功率100%,减少了因反复穿刺不成功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但这要求护士既有超声学基础,又懂血管解剖,手眼配合协调。她介绍,经过专业培训,目前科室已经有5个护士能熟练进行多普勒超声辅助内瘘穿刺。

“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需要用到这个技术。”张璜解释,主要是针对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比如老年人、肥胖患者、多年糖尿病引起血管病变的患者。

据了解,汉西院区血透中心的医护人员配置跟本院一样,都是由本院的核心医护成员组成。熊飞告诉记者,为了方便部分上班的血透患者,本部还新增了夜间透析,最晚的一批病人11点多才下机。

“将透析治疗下到社区基层,送到市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最大限度方便患者,是我们打造‘最温暖医院’的具体举措。”熊飞说。

文/记者刘璇通讯员喻锎图/通讯员王菁

相关阅读:
区块链大火 这些骗术不得不防 北青报:“就诊首选基层”是一个积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