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喊我‘励志(荔枝)叔’,其实就是对我们种荔枝的一种表扬。”10月14日上午,琼山区三门坡镇村民李洪光告诉记者,他以前靠在外面打零工收入微薄,后来村干部通知他去参加镇里举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荔枝种植班”,学习如何科学种植荔枝。因为有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的支持和志愿者的耐心帮助,让李洪光结束了奔波的日子,回到村里发展种植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史瑞丽
通讯员许晶亮
志愿服务渗透六大平台
李洪光回忆,当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培训,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么大年纪了,居然还能在“荔枝种植班”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我运用自己学习掌握的技术从事种植业,去年在荔枝种植上纯收入超过3万元。”李洪光高兴地说,掌握一门技术在家从事种植业,比在外面四处奔波打零工要强多了。
李洪光不仅是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中受益者之一,也是众多志愿服务项目中的典型。记者了解到,在该区3万多名志愿者队伍中,志愿者有着多重身份:既有党员干部,也有普通群众;既有退休老教师,也有在校大学生;既有返乡创业带头能人,也有乡贤、文艺宣传骨干……人人都可以是志愿者,特色志愿者遍布琼山乡镇村庄每一个角落,队伍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作为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的引擎,志愿服务项目渗透到理论宣讲、文化、教育、科技科普、健身体育、医疗卫生等六大服务平台。
靶向定制贴心服务群众
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将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探索乡村治理有机统一,为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供贴心服务。
在云龙镇中心小学,有一支由学生组成的“红志小导游”队伍,该小学积极响应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号召,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特意为学校隔壁的琼崖红军改编旧址培养了一群小志愿者服务团队,服务了3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琼山区甲子镇新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新民小学“儿童之家”,从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给予辖区留守儿童亲情关怀;云龙镇云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老年人关爱中心,为老人提供就餐、健康检查等服务,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红旗镇道崇村将闲置学校改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儿童乐园、百姓运动场;红旗镇土桥社区将原有资源利用起来,整合改造成“长者饭堂”,让老年人能享受良好的服务、社区文化生活……这些都是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中,生动而又具体的实例。
此外,记者了解到,琼山区还组建“民需快递小哥”队伍,收集群众需求,摸清留守儿童、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底数,精准群众需求导向,进行孵化培育、靶向定制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级精准孵化培育志愿服务项目61个,策划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项目400余个,开发上线新时代文明实践微信小程序,构建志愿服务“群众点单、政府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运作体系,区中心、所、站开展志愿服务300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