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特殊重阳礼物送给农村老人

□本报记者臧会彬

暖心

为农村老人打造舌尖上的“幸福味道”

 7日上午,海口琼山区红旗镇土桥社区长者饭堂里不时传出老人们的欢声笑语,记者在现场看到,餐桌上除了水果饼干,每位老人面前的一份套餐里有蒜蓉猪肉、香煎鱼、茄子豆角、清炒白菜和一份主食,还有海南粉和节日蛋糕,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今天是重阳节,叫我们免费吃,给我们过节,很感动。”70岁的五保老人黄善华早早地来到土桥社区长者饭堂,他开心地告诉记者,因为一起过节,他找出了只有重大日子才穿的新衣服和帽子穿戴上,平时一个人生活很孤独,在今年的重阳节收到一份如此特别的“礼物”非常开心,“像参加宴会一样,比自己一个人闷在家里吃开心多了。”

行动不便,住所离菜市场远,很多独居或与老伴两个人一起用餐的乡镇老人们面临着吃饭问题的苦恼。在75岁的吴清坤老人看来,长者饭堂贴心又暖心,“年龄大了,平时买菜做饭都非常辛苦,尤其下雨天,现在好了,在农村也享受到了这样的温暖,还能和其他老人们一起话家常,这份重阳节特别的礼物,是满满的幸福味道。”

当天,除了琼山区红旗镇土桥社区长者饭堂启用,我市农村社区(含桂林洋开发区)共同步启用了13家农村社区长者饭堂。“好吃、方便!”老人们在收到这样的重阳节礼物时,无不点赞。

贴心

年底前22个镇分别建一家长者饭堂

“自2018年重阳节以来,海口市已经先后启动运营25家社区长者饭堂,基本实现主城区社区全覆盖,如今,又启用13家农村社区长者饭堂。”海口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民政局将深入调研,着力推进长者饭堂向农村扩大延伸,力争2019年底前在22个镇分别建设一家长者饭堂,实现城乡全覆盖;到2020年底,实现助餐服务与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体社交、医养结合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协调发展。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长者饭堂坚持政府支持一点、慈善捐助一点、企业让利一点(自主助餐或配餐企业不予让利的长者饭堂,企业让利部分纳入政府补贴)、个人出一点的原则,充分依托辖区内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院、敬老院、养老服务中心等现有养老服务、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和服务需求合理布局,并调动辖区各方面积极性,鼓励社会组织、餐饮企业参与长者饭堂助餐服务。

“把长者饭堂打造为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阵地、推进医养结合的重要平台、助力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重要抓手,让老年人在吃上可口热饭菜的同时,解决好健康养老问题,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这位负责人表示,长者饭堂的发展也要严守安全底线,坚决守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长者饭堂服务对象

主要面向全体常住老年人,以海口市户籍年龄在60周岁以上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及优抚对象人员、独居、孤寡、失能、失独等老年人,以及百岁老人为重点保障对象,提供工作日午餐助餐服务,政府对助餐服务对象予以资金补贴。

配餐标准为“两荤(含半荤)一素一饭(粥、面)一汤”套餐,价格16元/份。

城市社区标准

特困老人免费享用,60岁(含60岁)以上城市低保家庭老人、失独家庭老人、优抚对象和城市孤寡困难老人个人支付3元(区政府补贴10元、企业让利3元),其他60岁(含60岁)以上海口市户籍老年人个人支付10元(区政府补贴3元、企业让利3元),非本市户籍的老年人不享受政府财政助餐补贴。

配餐标准为“两荤(含半荤)一素一饭(粥、面)一汤”套餐,价格15元/份。

农村社区标准

特困老人免费享用;60岁(含60岁)以上农村低保家庭老人、失独家庭老人、优抚对象和农村孤寡困难老人个人支付2元(区政府补贴10元,企业让利3元),其他60岁(含60岁)以上海口市户籍老年人个人支付5元(区政府补贴7元,企业让利3元),非本市户籍的老年人不享受政府财政助餐补贴。

相关阅读:
海口市召开应对恶劣 天气视频调度会议 东莞市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0月18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