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夏,湖北女排队员和教练员在汉口新华路体育场大门外合影
1959年夏,武汉跳水队队员和教练在跳台前合影留念。武汉体育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水上运动大型设施
1956年汉口洪益巷小学射击练习示范
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预赛武汉赛区棒球比赛现场
1959年5月,湖北省第三届运动会在武汉举行。新华路体育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湖北历史上首座大型体育场
陈勇(左)葛亮研究资料记者冯爱华摄
1950年武汉市人民体育大会徽章
(资料图片均为陈勇、葛亮提供)
1959年武汉市横渡长江纪念章
射击、跳伞、摔跤、跳水、帆船、自行车……60多年前,这些军运会项目已经在武汉开展了,一些项目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甚至超乎当下人们的想象。近日,武汉城市历史研究者陈勇、葛亮向本报记者展示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起跑——武汉体育影像(1949-1959)》,书中收录的300余张老照片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武汉体育事业“起跑”景象,涉及25个体育项目,其中不少是军运会项目。
这10年,为武汉走向体育名城打下基础
陈勇,曾任武汉市政府参事,致力于历史文化收藏,研究30年,涉猎广泛,与著名学者章开沅、冯天瑜合作出版过数部老照片集。葛亮,长期致力于武汉地方文献与文物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在徽章、人像收藏上颇有心得。两人耗时4年,从上千份资料文档里悉心整理出300余张珍贵影像及奖章、纪念章,挖掘影像背后的故事,力图准确重现武汉体育初创时期的辉煌与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蓬勃面貌。
“这10年,为武汉走向体育名城打下了基础”,陈勇表示。现代意义的体育运动在武汉开展始于晚清,但当时从军事体育运动,到民国时期的网球跑马,都只在少数人中开展。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了真正的全民体育运动。
“国运兴则体育兴”,从1949年到1959年,武汉体育事业进步显著,群众体育十分普及,专业运动技术水平也有极大提升。1950年,百废待兴的武汉就举行了全市规模的“武汉市人民体育大会”;从1952年开始,广播体操在工厂、街道、机关、学校广泛开展;1954年,“劳卫制”锻炼和检测在各个学校普遍推行;篮、排、足及田径、体操等5个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增长至200余人,形成了一支体育骨干队伍;1956年,射击、无线电、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摩托车5个运动俱乐部建立;在此期间,修复了武昌体育场,新建了设施齐备的武汉体育馆、规模宏大的新华路体育场,还创办了一座全新的体育专业学院——武汉体育学院。
如今的武汉,奥运金牌选手频出、国际赛事云集、全民体育活动影响广泛,即将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有了这个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才有如今武汉体育事业的繁荣”,陈勇认为。
该书责编、人民出版社历史与文化编辑部主任杨美艳认为,两位作者从照片中挖掘历史细节、以小见大,以独到的角度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蓬勃的精神面貌,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画册出版后,不仅在武汉发行,还将通过新华书店系统在全国推广发行。
军运会的项目,60多年前在武汉已开展
很难想象,60多年前的武汉已经开展棒球、足球、航海、自行车、摩托车越野等今天看来都非常时尚的体育项目。不少如今被纳入军运会的比赛项目,当时已有相当普及程度,有的甚至超乎想象。
1956年6月,武汉射击俱乐部成立,同年7月,武汉首届射击比赛举行。画册中,既收录了打破世界纪录的女将毕龙树训练时的留影,也有汉口洪益巷小学集体练习射击合影,还有武昌造船厂职工射击队训练场景。
武汉颇具特色的水上运动,那时也已崭露头角。一枚1958年武汉首届航海多项竞赛纪念章,一张1959年夏武汉跳水队队员在武汉体育馆跳台前合影的照片,一群游泳后在东湖湖心亭小憩的少年,让人们看到武汉水上运动的丰富和普及。
1958年8月,全国首届摩托艇比赛在东湖举办;同年9月,东湖又举行了首届全国帆船比赛。一张东湖行吟阁前的帆船比赛照片中,阁楼高耸,碧波荡漾,帆影一片。60年后,武汉军运会的帆船比赛又将在东湖举办,如同是历史的回望。
汉口洪益巷小学学生集体学习射击,手执航模的少年在照片上留言“我们是未来的航空建设者”,意气风发的女排队员们在新华路体育场合影,花白胡须的花楼街国营百子菜场职工打太极拳……这些生动的瞬间,不仅是劳动人民翻身解放后喜悦心情的写照,更是初生的共和国蓬勃朝气的体现。
画册中一些影像记录,为首次公开。一些专项运动队或俱乐部,后因种种原因取消和停顿,如湖北省摩托艇运动队、武汉划船队、垒球棒球队等,之前曾认为没有影像传世。此外,武昌翟雅各体育馆新中国成立初的影像,武汉体育学院1950年代落成全景,武汉体育馆水球比赛的激烈场面,湖北省跳伞队11名队员飒爽英姿,也是首次公开发表。记者冯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