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98岁老奶奶和医生一道 “走钢丝”成功手术

98岁老奶奶和医生一道 “走钢丝”成功手术

刘平医生与熊奶奶交谈

对于普通人来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不算大手术,但是如果放在98岁老人身上呢?近日,武汉98岁高龄的熊奶奶就因滑倒被确诊为“右股骨转子间骨折”。这在医学界被称为老年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一年内死亡率高达36%,家人纠结,医生犹豫,这样的高龄老人能不能手术?冒着巨大的风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骨外科接受挑战,成功为老人接上了骨头。

 98岁老人骨折

手术风险高家人犹疑不定

家住武昌的熊奶奶今年98岁高龄。5月19日,熊奶奶在家不小心滑倒在地,后被家人赶紧送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老人右股骨转子间骨折。

这么高龄的老人如果做手术,风险太大,家人踌躇万分。“如果做,万一出现意外,老人可能躺在手术台上就下不来了。如果不做从此就要长期卧床。”熊奶奶的家属咨询了多家医院的骨科专家,可大都因高龄手术的风险而犹疑不定。

 5月21日,熊奶奶的家属陪她来到梨园医院骨外科就诊,负责接诊的是骨外科副主任刘平,同样的问题也摆在了他的面前:是手术还是保守治疗?刘平介绍,对于普通的患者而言,右股骨转子间骨折不算是个大手术,但对于这样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术中、术后的诸多风险不得不考虑,这个年龄的老人身体各种机能都比较差,这个时候动刀,无论是对老人还是对医生都无疑是“走钢丝”,手术麻醉的过程中,一旦老人血压有问题,就可能真的下不了手术台。

医生决定拼一拼

如果成功将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刘平为熊奶奶进一步术前检查发现,老人还有轻微老年痴呆、贫血、腹部感染等一系列相关症状,做一场手术要承担如此巨大的风险究竟值不值得?一旦出现意外,如何面对患者家属?家属们能理解吗?一串串的问号让骨科的医护人员陷入了深思。

“经过慎重考虑,我们还是决定拼一拼。”刘平对记者说,“如果不动手术,熊奶奶的情况只会更糟,很可能从此卧床,还会出现褥疮、心梗、脑梗、肌肉萎缩等并发症,这类患者的临床统计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这么大年龄的患者,死亡率会大大增加。尽管对我们医生来说,要冒极大的风险,但手术如果能成功的话,熊奶奶可以较早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尽早康复,无疑将大大改变老人的生活质量。”最后,老人的家属听取了刘平的建议,决定实施这次手术。

安抚老人术前情绪

医护通力合作一小时完成手术

当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熊奶奶突然紧张起来,坐卧难安,眼泪簌簌。了解到熊奶奶对于手术顾虑重重、过度害怕紧张,刘平来到熊奶奶病床前,耐心讲解医学知识,让其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法和手术风险,并将之前很多成功的案例、病人的交流体验讲给她听,直到老人不再害怕。

术前,避免不小心压迫到老人髋部或其他部位造成二次紧张不适,刘平自己先行俯卧到手术床上进行体验,力求把手术床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刘平还不断安抚熊奶奶:“奶奶,别担心,我们已经精心为您制定了手术方案,您只需要放松,相信我们。”熊奶奶终于放下心来接受手术。

随后,骨科医护人员上下联动,通力合作,1个小时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目前,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熊奶奶情况良好。文/图记者伍伟通讯员陈扬

相关阅读:
武汉公交16路恢复原线运营 “暖心夫妻档”多次救助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