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东城法庭诉调对接工作室38天成功调解80宗民商事案件

“有事就找谭立工作室”。近来,谭立诉调对接工作室在东城街道逐渐被市民所知晓。工作室面积虽然不大,却逐渐成为当地政府和群众信赖的“和事佬”。

昨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东城法庭向记者介绍,谭立诉调对接工作室38天就成功调解80宗民商事案件,工作室成效初显。据悉,这是东莞两级法院首个以调解员个人名义命名的诉调对接工作室。

成功化解“闹”了3年的纠纷

2014年4月1日,被告东莞市旺生制衣有限公司与原告东城街道主山股份经济联合社签订《物业租赁合同》。约定被告承租原告位于主山大塘头振兴路的厂房,租赁期限从2014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止。

被告由于自身经营不善,公司从2016年3月开始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并陆续出现拖欠租金的情况。其后,被告在原告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承租的厂房进行改造并分隔出租给了十余家小租户。在收到了小租户的租金后,被告也未能履行支付租金的义务,共计拖欠原告租金130多万元。

2019年1月,原告忍无可忍,一纸诉讼将被告告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所欠租金并要求解除租赁合同返还租赁厂房,并对被告采取了停水停电的措施,导致十余小租户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小租户随即到相关部门上访。

东城法庭在收到该案了解到案件相关情况后,高度重视,并介入进行调解。

谭立工作室通过多种途径才与被告的法定代表人张中生取得联系,通过交谈和教育,让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自己对该案的处理态度,正确面对、解决问题,也与原告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最终双方达到一致调解意见:双方同意继续履行《物业租赁合同》,对于被告拖欠原告的租金由被告在一年内分期支付,往后继续承租的租金被告按时支付。

经法院的耐心调解,该调解结果既保障了原告继续收取租金的权益,也缓解了被告的资金压力,同时又保证了小租户继续经营的权利,实现了三方互惠。

日均调解2宗民商事案件

据东城法庭庭长谢立川介绍,自2015年以来,东城法庭受理的案件数量以每年25%左右的增速逐年递增,但审判力量却未增加多少,法官的工作压力逐年增加。如何为法官减负成为东城法庭的当务之急。

“我们将第一法院倡导的繁简分流举措与诉调对接工作相结合,进行大量的研讨,决定在今年设立个人诉调对接工作室,进行实践。”谢立川说。

东城法庭争取到东城街道和莞城街道对全面加强诉调对接工作的专项财政支持,用于招聘4名特邀调解人员等。此外,法庭也向街道办事处请示成立“全面加强诉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动制度,要求镇街各部门配合诉调对接工作。

2019年3月5日,东城法庭在积极探索以多元化调解机制处理纠纷案件的过程中创新成立了一个以调解员个人为名的调解工作小组——谭立工作室。谭立调解工作室有专职调解员6名,多名兼职调解员在立案、送达、财产保全各阶段开展调解工作,另有两名专职调解员开展专职调解工作。38天成功调解80宗民商事案件,工作室成效初显。

该工作室实行“先行调解过滤,再走具体程序”的做法。运用网上立案、现场立案两手抓,从源头上解决纠纷。谭立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其善于调解的优势,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当事人调解意愿,邀请其到庭进行案件调解工作,在案件庭前阶段抓住契机促成案件调解。

今年1月以来,东城法庭受理东城、莞城辖区范围内民事案件共3119宗,结案1347宗,经调解、撤诉的案件共678宗,调撤率达50%(基数是结案数),较往年有所提升。调撤率的提升,谭立调解工作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成立谭立调解工作室只是探索以多元化调解机制处理纠纷案件的过程中的一个小尝试,东城法庭以多元化调解机制进行诉调对接工作将引入更多政府、社会元素。接下来,还将设立三个个人诉调对接工作室。(记者王子玺)

相关阅读:
7月起北京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2200元 清华幼儿园回应被起诉:清华大学做法太霸道